手机充电|记住每一个逆行者

◎美丽羔羊
最让人感叹的,是你看不清和你一起装沙袋的人的脸
朋友小文发到市作协群里一个视频,视频拍摄的时间是晚上,画面模糊,晃动得厉害。里面唯一能听清楚的,是一个男人的声音:“不要再问了,河堤上人都撤了。”声音沙哑,颤抖,带着明显的哭腔。一声沙哑的呜咽,喊湿了无数网友的眼睛。
就是这条视频,让作协群里一个个潜水的作家们冒出了泡,开始倾诉自己水灾中的遭遇。大家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受灾情况各有不同,但个个都有一颗逆行的心。作协副主席老安说:“卫辉市(新乡市下属县级市)顿坊店乡前稻香村被淹了。顿坊店乡前稻香村是生我养我的故乡,老家的房子里还住着哥哥嫂子。现在,房子塌了,心里碎碎念的故乡仿佛也轰然塌了。好难受。”一时间,隔着屏幕,都能看见这个糙汉子痛苦的样子,听见他哽咽的声音。
老安以前并不在这座城市,他是凭着一支笔,从那个小村子里一步一个脚印写出来的。在他的笔下,曾经一次次提到那个叫“前稻香村”的地方,那个地图上拿放大镜都找不到的蚕豆大的地方,经由他的笔,撑满了他整个心房。他怎么舍得看着房倒屋塌,洪水围村?那两天,很少发动态的老安,一反常态,拼命地霸屏,呼吁着海角天涯的朋友,伸出援手,救一救他的家乡。果然就有消息了,来自省城的药、来自山东的物资、来自陕西的食品……一条条信息,他都发到动态里,表达着他的感谢和感恩。他说,要不是家乡在重灾区,不允许随意前往,说什么他也得去一趟,把那些东西亲手交到家乡人的手里,然后亲口跟捐助的人说声谢谢。
诗人小葱说,她被困在家里了。家在城市的东区,离大水漫堤的地方只有三公里。她的家在十四楼,因为地下室瀑布一样严重进水,从20日开始,停水停电,电梯停运。整个小区,成了一座孤岛。小葱是个天性外向的人,心里什么事都憋不住。那几天,她几乎要被与世隔绝的生活给逼疯了。每天两次从楼上跑下来,再一级一级地爬上去。一次是为了给手机充电,另一次还是为了给手机充电。 她说:“受灾的是我们自己的城市,自己的家园。不能眼睁睁看着军人、志愿者往来奔忙,自己却像个局外人。”
小葱也开始不停地向外界介绍洪灾的情况。不光充当播报员,她还向外传递着灾区的声音:守护大堤的志愿者需要食物了……外地来的救援物资需要接收了……107上面的防洪沙袋不够用了……为了不至于消息混乱,让大家无所适从,她还把很多消息分门别类,然后推送出去。有人在群里感叹道:“小葱办大事呀!”立马一片点赞。
24日凌晨3点多,作家老原在群里留了一段话,他说,刚刚堵上最后一个沙袋,然后抹了把汗,准备回家。这时候,他才惊奇地发现,身边多了很多人。老原说自己是在网上听到了一声装沙袋的征集令,然后跑步过去的。卫河紧邻着他家的小区,无论从哪方面说,他都义无反顾。刚去的时候,人还不是很多。后来天越来越黑,没有照明,老原只顾埋头装沙袋,似乎世界上唯一的事情,就是把眼前一摞一摞的编织袋用手撑开,然后填满沙子。“这些人都是从哪儿冒出来的?而且很多都是女人。”老原在群里发着世纪之问,“你知道吗?最让人感叹的,是你看不清和你一起装沙袋的人的脸,天亮以后,各奔东西,都不知道他们是谁。”
【 手机充电|记住每一个逆行者】为老李点完赞,我开着车去单位。路上,碰到了一群人,一群年轻人,聚在路边,不停地朝过往的大型车辆和救灾车挥手,询问。我停下来,想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一辆救灾的货车被拦了下来,几个人冲过去,连说带比划,很是激动。原来,他们想去灾害最严重的卫辉,去那里帮着救人。“哪怕装卸物资也行呀。”他们说。为什么非要去卫辉?他们答:“因为我们的战友是卫辉的。”原来是一群退伍军人。货车正好也是去卫辉的,他们飞快地爬上了后面的车厢,一个个脸上都挂着笑容。那些面孔,都是陌生的,你在街上遇到,擦肩,也不会多看第二眼。但是,他们逆行的面孔,是那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