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非佛说( 三 )


在《正信的佛教》中圣严法师认为:南传佛教忽略了北传佛教对佛教分成大乘和小乘的正确性 。因为在《根本有部律》卷四五及《杂阿含经》卷二八第七六九经均有大乘之名 。那是只八正道的修行者 。南传上座部的巴利经与律并没有修八正道的是大乘, 在《相应部》有修八正道的为梵乘或法乘 。《杂阿含经》卷二六第六六九经,以行四摄法为大士;《增一阿含经》卷十九明白记载大乘的六度 。但南传上座部不承认汉传阿含经, 认为其翻译问题有很多 。此外,相同的术语未必代表相同的事物 。但是就整体而言,汉传大藏经中《阿含经》和南传大藏经中相对应的《尼柯耶》内容仍算是大致相同的 。
论证关于大乘非佛说的观点,来源有二 。其一,在印度时,大小乘之间的辩论,小乘中的部分傲慢声闻,即以为大乘非佛说,龙树、无着等菩萨就有对此观点进行驳斥的论述 。但因为汉地几千年来都是兴盛大乘,故此观点从未抬头,几乎无人注目 。其二,是近代从日本传入的西方式唯物考证佛教研究法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用西方唯物科学、考证的方法研究佛教,他们中许多人实际上并不信仰大小乘佛教甚至天主教等其它宗教,根本不承认有佛菩萨,阿罗汉乃至天人鬼神、三世因果等,“大乘非佛说”不过是他冰山一角的“杰作”而已 。再加上,当时的中国自清朝中叶以来,屡受列强侵略,国人多对儒释道传统文化失去了信心,始向西方学军事,再学经济、政治、文化 。而日本即是向西方学习成功的先例,所以日本的经验在当时中国很受欢迎 。佛教界亦不例外,“大乘非佛说”也就得到许多人的鼓吹,如今,在汉传佛教界是一股不小的逆流,不少佛学院也作为教科书讲授这种观点,整个大乘汉传佛教面临着被根本上推翻的危险 。如果有人内心上根本不承认佛、菩萨、罗汉等圣者,三世因果等,无任何佛教信仰,外表上持一种“大乘非佛说”的观点,则没有在此辩论的必要 。如果内心有内道三世因果等基本正见,则问题的焦点在大小乘之间的辩论上,那幺,这个问题可能对他有所裨益 。下面就依经论试作商讨:一、依教证成立 。(一)《增一阿含经》卷一序品中说:“契经一藏律二藏,阿毗昙经为三藏,方等大乘义玄邃,及诸契经为杂藏 。”又《序品》卷初说:“是时,弥勒大士告贤劫中诸菩萨等,卿等劝励诸族姓子,讽诵受持增一尊法,广演流布,使天人奉行 。”《增一阿含经》乃小乘四部阿含经之一,此经亦许杂藏中包括大乘经典,亦许弥勒大士及贤劫中诸菩萨等大乘圣众,可见小乘也承认大乘经典是佛说,并赞“方等大乘义玄邃”!(二)《四分律》中亦云:“方等经……如是集为杂藏 。”可见大乘经典是与小乘经典同行的,并非象有些人所说是后代人编造的 。二、依理证成立:无着菩萨《大乘庄严经论·成宗品》的注释以八因成立大乘是佛说:“第一不采访人员,先法已尽后佛正出,若此大乘非是正法,何故世尊初不记(授记)耶?譬如未来有异世尊即记,此不记故知是佛说 。第二同行者,声闻乘与大乘,非先非后,一时同行,汝云何知此大乘独非佛说?第三不行者,大乘深广,非忖度人之所能信 。况复能行外道制诸论,彼种不可得,是故不行,由彼不行故是佛说 。第四成就者,若汝言余得菩提者(其他佛)说有大乘,非是今佛(释迦佛)说有大乘,若作此执则反成我义,彼得菩提亦即是佛如是说故……”另外,《显扬圣教论》以十因、《成唯识论》以七因成立大乘是佛说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律唯佛说,经论通五种人说(佛、菩萨、声闻、天、人) 。《大智度论》:“如是等无量无边阿僧祇经,或佛说,或化佛说,或大菩萨说,或声闻说,或诸得道天说,是事和合皆名摩诃衍 。”可知大乘经典并非必定由佛陀亲口所说,只要由佛加持所说,或声闻等忆持而诵出等后,经佛陀印可,皆可成立是大乘清净正法 。另外,佛陀具有三身,许多大乘经典就是佛以化身在人间宣讲的(如《金刚经》、《楞严经》等),也有经典是佛陀不离人间而上升天界,以法身宣讲的(如《华严经》等),我们怎幺能以普通凡夫很狭窄的考证等见闻而测度佛境呢?太虚大师《佛法建立在果证上》说:“佛陀的教法,非是平常的语言文字,心理思维所能推测的 。……倘若没有佛果与圣果的自证智力,而以普通的思想来观察、判断,当然有很多疑难之处 。这是因为普通的思想,太幼稚的缘故!法相宗的《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应无着菩萨之所祈请,从兜率天降下到人间的瑜遮那讲堂为无着等人讲说的 。有因缘成熟者,能睹弥勒的光明或闻法者,如果没有因缘的众生则光无所睹,法亦无从闻了 。又如大乘律《梵网经》里面的记载,由于华台上卢舍那佛传千释迦,再传之千百亿之释迦,这些更非是普通人的心理所可以证明了……”以考证等方法而扬言“大乘非佛说”,因此造下极可怕的谤法罪业的人,闻大师此语,当应猛醒!事件为纪念台湾印顺法师诞辰110周年,“印顺法师佛学思想研讨会”于2016年10月29日在无锡惠山寺举行 。该论坛本着开放讨论的精神,缅怀佛门先贤深入经藏、阐扬佛法的丰功,同时也对印顺长老的人间佛教思想予以考察、抉择,以期建设性地推进对台湾印顺长老相关思想的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