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女记者被困郑州地铁:接到1通重要电话 给全车带来希望( 二 )


求救与自救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最后一条微信了,我手机马上就没有电了。”这是小佩朋友圈的第一条求助视频,身高1米68的小佩和车厢外翻涌的积水做了对比,到了脖子的高度,嘈杂的车厢内小佩声音哽咽。

积水|女记者被困郑州地铁:接到1通重要电话 给全车带来希望
文章插图

小佩的第一条求救信息
“我记得我是在7点17分的时候,拍了一个视频,视频实际上是7点32分通过朋友圈发出去,信号也不是太好。”身为采访人员,她知道自己发出求救意味着什么,最终选择发出来,是想到车厢里有几百个乘客的生命,同时也给父母一个交代。
车厢内的水位越来越高,“感觉我们即将被水吞噬了,我第一次体会到原来缺氧,就是呼吸很急促,但是又上不来气,大脑是蒙的,好像马上就该没有意识了,恐惧感包裹着我”。发完朋友圈后,小佩强压下自己慌乱的情绪,给单位打了电话,这是一部24小时值班电话。她希望通过自己,能够在更多渠道上传递出求救信息。接到小佩的电话,看到视频中严峻的形势,河南交通广播立即联系各方救援力量求助。
与此同时,几百名乘客也在通过各种渠道,给外界打电话,发信息,告知自己面临的危险,呼吁及时救援。
被困地铁时,小佩想了很多,最最牵挂的是父母和两个孩子,老大刚满13岁,老二才4岁半,如果自己和丈夫都发生了意外,他们该怎么办?这让她感到无助。不过,她一直坚持与外界联系,单位的同事们也一再安慰她,告诉她:正动员各方力量救援他们。

积水|女记者被困郑州地铁:接到1通重要电话 给全车带来希望
文章插图

小佩朋友圈截图
等待的过程,有希望,更有无限的焦灼。
7点33分,小佩又发了第二条求救信息:“几百个人啊!时间就是生命!”
7点46分,她更新第三条,“我在地铁,水快到脖子上了,求助!”
她发的第四条信息是“我的手机没电了”,随后,手机自动关机。自此,她对外联络只能靠丈夫的手机。
黑暗中 那一束希望之光
地铁车厢密封较严,车体几乎快被洪水包围,外面的空气进不来,车内氧气越来越少,许多人呼吸困难,甚至因缺氧而昏厥。
这时,状态相对清醒的乘客有两种意见,一部分人提议把门打开,让外面的积水进来,这样能保证充足的氧气,虽然危险但是总会有人能逃出去;另一部分人的意见是不能开这扇门,把水再放进来,也许一个人都逃不出去。
生死关头,谁也不知道哪一种决定是对的。

积水|女记者被困郑州地铁:接到1通重要电话 给全车带来希望
文章插图

车厢内水位画面
情急之下,有人提议砸破上方的窗户,让空气进来!一个高个子男子取出车厢内的灭火器,朝着玻璃顶部砸去,试图砸开一道口子,让外面的空气进来。
“砰、砰、砰”的撞击声音同时撞进了人们心里。随着灭火器中干粉的扩散,车厢里的空气更加浑浊,“当时砸开第一个窗的时候,我闻到了空气的味道,我说这是一个生命之窗。”随着窗户的破洞增多,车厢里面窒息的感觉得到缓解,8点左右,车厢内水位开始下降,小佩揪着的心稍微松了一点。
就在这时,小佩丈夫的手机在黑暗中响了起来,这是距离他们最近的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金水大队南阳路站指导员的电话。这个电话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电话,它不仅确认了受困者的具体位置,更给大家带来了生的希望。小佩立即让车厢内的乘客口口相传:“已经联系上了消防,很快会有人来救我们,大家坚持住!”那一瞬间,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你看前面有光!我看到有人来救我们了!”随着一个男士兴奋喊声,车厢里的人纷纷向外望去,黑暗中照进的光点,照亮了人们的眼睛,也照暖了被冷水浸泡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