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记者|河南蓄洪区村干部群像:呼喊村民撤离人均一副坏嗓子,有人患糖尿病妻子涉水送药

夜幕四合,袁玉涛匆匆出现在黄堆村街头。
他接过妻子从小书包里掏出的药片,一口吞下。他甚至来不及喝口水,就接起此刻打进的电话。见他没有喝水的意思,妻子拧开水杯,递到他面前。喝完水他又匆匆离开……

红星新闻记者|河南蓄洪区村干部群像:呼喊村民撤离人均一副坏嗓子,有人患糖尿病妻子涉水送药
文章插图
▲村支书袁玉涛妻子的小书包
这是红星新闻采访人员到达黄堆村,给袁玉涛打通电话后的第六个小时。他在电话里说,自己正在深水处转移村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让采访人员不要等了。
从午后到傍晚,黄堆村的街道异常繁忙。解放军和救援队先将深水区的村民转移到街道的另一端,然后大型铲车接力将村民送到水位稍浅的地方,村民再自己蹚水离开。
鹤壁市淇县北阳镇黄堆村,地处良相蓄洪区边缘,村庄的一部分就在蓄洪区内。今年42岁的袁玉涛是该村的村支部书记,大概15年前,他以大学生村官的身份来到这里。
7月22日,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批准,依据《河南省蓄滞洪区运用预案》,紧急启用了广润坡、崔家桥、良相坡、共渠西和长虹渠五个蓄滞洪区。根据要求,蓄滞洪区启用前必须做好准备的工作包括:做好蓄滞洪区实施的调度程序;做好分洪口门和进洪闸开启准备,无控制的要落实口门爆破方案和口门控制措施;做好区内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等。
随着良相坡蓄洪区启动,袁玉涛的工作节奏按下加速键。村里的水位线不断上涨,他的工作越来越紧迫。红星新闻采访人员见到他的时候,他刚刚从铲车车斗里下来,白色T恤和深色短裤湿漉漉的。得知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袁玉涛撂下一句话:“目前村民转运已经接近尾声了,今晚村干部还要挨家挨户排查一遍。防止有的村民不愿意出来,发生危险。”又转头去安排别的工作。即便是妻子,一天也见不到他几面。

红星新闻记者|河南蓄洪区村干部群像:呼喊村民撤离人均一副坏嗓子,有人患糖尿病妻子涉水送药
文章插图
▲工作中的黄堆村村支书袁玉涛
袁玉涛的妻子李女士告诉采访人员:“袁玉涛有糖尿病,要按时吃药和注射胰岛素。他忙着转移村民,没有条件把药带在身上,我就每天来给他送药。”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在李女士背着的小书包里看到,她今天带了袁玉涛服用的药片、胰岛素还有在家摊好的煎饼。
村里的手机信号时有时无。李女士常常无法通过手机联系到丈夫。她不得不在村里的街道上来回找他。村里的水位一时退不下去,李女士和袁玉涛的房子也已经进水。他们已经搬到街道另一头住下,那里地势较高,在那里他们有自己的蔬菜大棚。
街道上的水位时常没过小腿,有的地方可能会更深,走来走去必定费力。李女士说:“只要我走得过来,我就来给他送药。少吃一顿药肯定对身体不好。他每天晚上10点还要打一支胰岛素。”
至于袁玉涛的吃饭问题,李女士更无奈。“这可帮不上忙,我送不上饭,他也顾不上。他天天和大队的人在一起,我也没有见过他吃的是什么。”
李女士注意到,这几天袁玉涛的嗓子也坏掉了。“他天天拿着大喇叭喊让大家撤离,连糖尿病的药都顾不上,更不用说治疗嗓子”。
村干部连日呼喊撤离,人均一副“坏嗓子”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采访中发现,包括袁玉涛在内,良相坡蓄洪区的村干部最近都是人均一副“坏嗓子”。“他们每天要在村里喊大家撤离,嗓子早就说不出话了。”淇县电视台的平桂君采访人员这样介绍。他是良相村的包村干部。
良相村紧挨着黄堆村是良相坡蓄洪区的核心区。县里把每个村分包给不同的单位,良相村是个大村,它的分包单位是县委宣传部和电视台。包村干部是平桂君采访人员和淇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广播电视台台长王波。他们两位也一直守在转移村民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