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瞿|暴雨中他们合力送去希望


小瞿|暴雨中他们合力送去希望
文章插图
【 小瞿|暴雨中他们合力送去希望】患儿与家属一起为医护人员点赞
制图/首席编辑杨芳芳
近23小时生命接力
7月20日
17点55分
预计起飞的航班延误
18点57分
飞机从厦门起飞。在郑州上空盘旋了65分钟,迟迟不能降落
20点13分
郑州机场关闭
20点52分
飞机备降武汉天河机场,准备抢购高铁票
7月21日
凌晨1点23分
抢到了21日最早到郑州的高铁票
7点
被告知高铁无法运行
9点
联系到送货车去郑州
16点01分
抵达郑州,离医院还有13公里
16点15分
抵达省肿瘤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
河南商报采访人员熊卓甜通讯员常榕文/图
当风雨席卷,灾害侵袭,人显得格外渺小,然而,总有人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正是这些平凡人不惧风雨的勇气、不畏艰险的力量,汇聚成一道暗夜里的希望之光。
7月20日下午,一份装有200ml造血干细胞的“爱的快递”,承载着医生和患者的无限期盼,从厦门启程飞至武汉,历尽艰辛,于21日下午,成功抵达郑州,为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病儿童小飞(化名)送去生的希望。
万事俱备,只等“生命种子”
小飞今年8岁,却被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医生说,要想根治,只能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两年多的等待,小飞等到了与他最匹配的供者。7月20日,是约定好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日子。
采集时间已定,为确保顺利移植,血液科副主任符粤文和主治医师李钢苹做了周密安排。
受中华骨髓库委托,护送员小瞿要在7月20日这天,从厦门护送造血干细胞到郑州,确保小飞顺利接受移植。
这份工作小瞿做了将近两年,各种长途“送货”路线也走了上百次。
而这一回,他要去的是正在遭遇洪灾暴雨的郑州。
惊心动魄的近23个小时
7月20日上午,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小瞿带着“生命种子”赶往厦门机场。
下午4点~5点,郑州一小时降雨量达201.9毫米,超过我国陆地小时降雨量极值。
预计17点55分起飞的航班延误了,还能起飞吗?大家心里都没底。
同样值守病区的李钢苹,一直通过微信与护送团队联系。18点32分,“飞机可以起飞。”她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
20点52分,飞机备降武汉天河机场。护送团队赶紧抢购高铁票,但停运的消息不断传来。
不能按原计划到郑州,细胞的储存条件又特别严格,符粤文反复叮嘱:“随时观察箱上的温度计,时刻保持细胞处在合适的低温。”
23点23分,符粤文连夜向院领导汇报,得到全力支持:如果高铁顺利到达,医院将排除万难前去接应。
大灾面前必有大爱,“生命种子”终抵达
23点52分,手机里不断跳出高铁停运信息:7点的班次停运,8点的班次停运,9点的班次停运……
“细胞不能等,小患者更等不了!”21日上午9点,护送团队联系到一辆送货车愿意去郑州,湖北籍司机听说是去郑州送救人命的细胞,决定马上出发。
16点35分,这份跨越千里、弥足珍贵的造血干细胞被输入小飞的体内。
看到小飞渐渐睡去,符粤文抬头看了看窗外继续工作,长长的移植仓走廊里,仿佛还能看到护送团队匆匆离去的背影。一道微弱的阳光照进来,映在移植仓内小飞的床前。
如果一切顺利,大约14天后,白细胞就会在小飞体内“长”起来,这意味着,这个历时近23个小时,凝结厦门、武汉、郑州三地爱心的“生命种子”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