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饰品( 二 )


藏饰品

文章插图
八宝吉祥藏语称“扎西达杰”,八种图案(白海螺、宝瓶、宝伞、吉祥结、金轮、金鱼、莲花、胜利幢)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和独特的祝福,是藏族绘画里最常见而又赋予深刻内涵的一种组合式绘画精品 。大多数以壁画的形式出现,也有少量雕刻和塑造的立体形,这八种吉祥物的标誌与佛陀或佛法息息相关 。唐卡在藏区的民宅、各寺院的壁画和传统的捲轴画即“唐卡”里,有一幅常见的图画,叫“四兄弟图”,即:大象、猴子、山兔和羊角鸡 。佛语又称之为“和气四瑞”,按照传统的说法,这四种动物互相尊重,互救互助,和睦相处,能够招致地方安宁,人寿年丰 。为了翻译的方便,简化为“四兄弟图” 。按藏文字面翻译,应为“亲密地、和谐地相处的四兄弟图” 。就是说,他们不但是四兄弟,而且是应该“亲密地、和谐地相处”的“四兄弟” 。
藏饰品

文章插图
寓意此外,藏族民间还广泛流传着“六长寿”的故事 。“六长寿图”与“四兄弟图”一样,流传广泛 。六长寿即:岩长寿、水长寿、树长寿、人长寿、鸟长寿、兽长寿 。藏族,男女老少都喜爱装饰自己 。在这个佛教盛行的地域,首饰品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装饰,已经成为藏族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节日中还是去朝拜,人们都会“浑身披挂”各种装饰品 。头上戴的巴珠、簪子、发卡;髮辫的银币;耳朵上的大环;项间戴的项鍊、托架、嘎乌;腰上系的图纹腰带,悬挂的火镰盒子、藏刀、腰扣、鼻烟壶;手上戴的各类戒指手镯等 。在西藏,牛骨、纯银、藏银、三色铜、玛瑙、松石、蜜蜡、珊瑚、贝壳等地都是藏饰的主要製作原料,取自于大自然 。西藏天珠更是因为取于喜马拉雅山脉4000米海拔以上的玛瑙矿石而更加的神秘、神圣 。天珠因其极高的收藏价值,磁场的磁疗作用,以及不同的释义、功用,成为人们收藏、馈赠的珍品,如三眼天珠表示财源,龟纹寿珠表示长命百岁,万字天珠表示佛光普照 。藏服各地区藏族服装的共同特点就是宽袍长袖,其主要区别在于头饰 。藏族头饰极为丰富,每个地区各有特色,以青海、西藏地区藏族的头饰最为奇特华丽 。红珊瑚、黄腊玉、绿松石和各种银饰是藏族喜爱的饰物 。常见的藏族服装为身穿绸布长袖短褂,外着宽大斜襟右衽长袍,男子系腰带,妇女系一条色彩瑰丽的帮典——即围裙,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是已婚妇女必备的装饰品 。不同地区的藏袍可分为长袖袍、无袖袍、绸缎短袍、皮板袍、氆氇袍、布袍等,藏袍花纹装饰很讲究,过去僧官不同品级,严格区分纹饰,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 。这些结构宽鬆的袍子,适合于高原气候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既能防寒,又能散热,实用功能很好 。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有金花帽、氆氇帽等一二十种 。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徵之一,常见的有“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线皮革做的 。藏族服装对其邻近的其他民族的服装有一定的影响,独龙族、土族、纳西族等民族的男子都有穿藏式服装的习惯 。藏族文化藏族人民十分重视艺术性与文化性,并十分善于将生活中的动物、植物以及理想中的吉祥物衍变为图纹在首饰中出现 。更为突出的是宗教文化给予图纹的强烈影响,以及藏民族对首饰挂件所赋予的宗教观念 。如宗教文化中“六字真言”、“十项自在”、“双鹿法轮”、“大鹏鸟”、“吉祥八宝”、“万字元号”和众多的宗教文字、符号被用于藏饰中 。藏传佛教推崇的数字“九”已成为珠宝图纹的最吉祥数字 。藏族对绿松石的喜好和广泛套用,不仅因其艳丽,据说还是神的赐予 。当然,在幅员广阔的藏地,由于东南西北中的不同,服饰也就各异,虽然都是以藏袍为基本款式,却有着很多差别,比如在质地上的差别,像牧区的光麵皮袍,镶有豹皮、水獭皮等兽皮的华丽皮袍,农区的氆氇长袍或布袍 。除此还有附着其上的形形色色、真真假假的珠宝饰物和腰刀、火镰、鼻烟壶等生活小用具,以及如“嘎乌”之类的宗教护身符 。事实上,即使牧区或农区本身也各有差异,丰富多彩,像康巴的牧区和安多的牧区其服饰就有显着不同,更多的表现在装饰品及其佩戴的方式上,其繁複、绚丽与贵重令人眼花缭乱 。比如在康巴最常见的女式藏袍是长及脚踝、颜色深沉并镶有一段水獭皮的呢制袍子,里面是红色的立领斜襟衬衣,边镶金底彩绘锦缎,以及环绕腰肢的一圈长垂着的银饰和缀在耳上、挂在颈上的黄金、珊瑚、九眼石等,以致任何人穿上这样的衣服,配上这样的饰物,都会顿时变得美丽非凡 。在以农牧业为主的藏族地区也恰恰是农区和牧区保留传统最多 。而在拉萨这个藏文明的中心,服装与服饰更多的还与等级、阶层、财富等等有关,显然含有社会学的内涵 。比如贵族或官员的装束有着相当讲究、相当细緻的差别和规格,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不论是颜色还是样式,甚至何种髮式及配饰都有着甚为严格的规定,不得越雷池半步,不得有半分差池 。另外,女人也有讲究,如卫藏的贵妇头戴蜂巢似的环状木框上嵌满宝石的“巴珠”头饰 。也因此,当社会处于不断改变的进程当中 ——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是推动这些改变的力量,也就是说,所谓改变首先指的是人的改变——在服装上也随之而变的并非那些与天合一的广大的牧区和农区,而是与时代同步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