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肽( 三 )

β-半乳糖昔酶部分序列相融合的蜂毒肽诱变蛋白表达载体,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地引入了目的密码子,且与β-半乳糖苷酶部分序列构成正确的读码框,并在大肠桿菌中表达了诱变蛋白 。王关林克隆了蜂毒肽前体蛋白的cDNA,并在大肠桿菌中表达了与β-半乳糖苷酶部分序列相融合的蜂毒肽前体蛋白 。王秋波等报导通过人工合成含特异性酶切位点的AB两条寡核苦酸片段,在Klenow 酶作用下形成目的基因,用限制型内切酶Hind Ⅲ,Xmn Ⅰ同时酶切目的基因和表达载体Pmalp2质粒,在T4连线酶的作用下构建两者的重组体,通过α-互补筛选出附性克隆,并通过特异性酶切和测序分析进行鉴定,获得重组蜂毒肽的原核表达克隆 。蜂毒肽的溶血作用限制了它的临床套用 。为克服其溶血毒副作用,人们尝试通过改变蜂毒素分子构像,将蜂毒素分子与肿瘤特异性抗体偶联成免疫毒素或製成缓释剂等方法来减轻其不良反应,增强抗肿瘤活性的目的 。赵亚华等为获得保留有抗菌活性而降低溶血作用的蜂毒素,对蜂毒素的分子结构进行了改造 。将第5位的Val变为Arg,第15位Ala变为Arg,删除了第16位的Leu 。用PCR技术获得了改造后的蜂毒素基因,将其複製人酵母表达载体pPICZa-A,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PICZa-A-MEA 。该质粒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甲醇诱导下表达,发酵上清液经抑菌活性、溶血活性测定及亲和层析纯化,结果表明,蜂毒素基因成功地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经改造后表达的蜂毒素保留了抗菌活性且溶血活性显着降低,经纯化后用Bradford法测定表达蜂毒素的含量约为0.29 mg/mL 。李柏、张晨等套用基因工程,构建携蜂毒素基因及甲胎蛋白(AFP)启动子(rAFP)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探讨rAFP驱动的蜂毒素基因在体外对肝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结果发现:携蜂毒素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MTr实验证明携蜂毒素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后,AFP附性肝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而对AFP阴性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无明显影响;无蜂毒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则对各种细胞增殖均无抑制作用,他们等还发现蜂毒素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BEL-7402细胞后,肝癌细胞周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Go/G期细胞增多,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标记指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提示癌细胞较多被阻滞于G期,蜂毒素基因在癌细胞内的表达干扰了其细胞周期,抑制了癌细胞的增殖,而抑制PCNA的合成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失衡决定了肿瘤的生长速率 。凋亡不仅直接影响着机体组织的正常发育、分化与死亡,它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已受到极大的重视 。研究证明,蜂毒素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经携蜂毒素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到部分肝癌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变化,体积变小、变圆,染色质边集等现象 。携蜂毒素基因重组腺病毒可有效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凋亡率在20%左右,高于不捨蜂毒素基因重组腺病毒和未转染重组腺病毒对照组,提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亦是蜂毒素基因治疗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遏制爱滋2013年3月,美国科学家宣布,可以利用在蜂刺毒素中发现的化学物质毁灭爱滋病毒,防止爱滋病传播,但又不伤及周围正常细胞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经长期研究发现,蜂刺中的化学物质蜂毒肽可以刺穿爱滋病毒的保护外层,毁灭爱滋病毒 。科学家们把这种毒素注入纳米粒中,上面配有特製的“缓冲器”,使之能够弹离正常细胞,从而避免伤及正常细胞 。当较小的爱滋病毒与它们接触时,会从缓冲器之间滑过,遭到毒素攻击 。此前,大多数药物只能减缓爱滋病毒的生长,而最新研究出的这种蜂毒能够攻击并杀死病毒,第一时间防止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