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菂|回龙观|从法律小白到行家里手 且看这位“知心大哥”的法律服务之路

2016年,王菂辞去了原本的物业工作,踏上了公益法律服务的征程。第一次独立提供法律咨询,第一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从一名法律“小白”一跃成为一名资深的法律服务工作者,是无数次翻阅资料,反复分析案例,深入思考、潜心钻研背后的成长。
凭着对司法工作的一腔热血,今年48岁的王菂早已在霍营街道公益法律服务的岗位中打磨出了一种信念。这种信念,让他在之后的工作中更加勤恳踏实,孜孜不倦;这种信念,成就了他渐渐明晰的初心。
责任心:从“半路出家”到执着坚守
在来到霍营街道司法所工作之前,王菂从事了多年的物业工作,尽管这份工作也会涉及到居民矛盾调解,但对于专业的法律知识,王菂知之甚少。
2016年,怀揣着对法律工作的敬畏之心,43岁的王菂报考了霍营街道公益法律服务工作者这一岗位。“考试前准备了大概三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就抱着书去看、去钻研,有针对性地去学习继承法、人民调解法等很多专业法律知识。”王菂告诉采访人员,当时在面试时,除了法律知识,考官们更注重考生的团队精神和责任心。“因为这项工作要长期和居民打交道,处理的也多是一些琐事,所以在工作中有责任心和耐心也尤为重要。”
王菂在进入霍营司法所后,无畏陌生的新环境新工作,虚心求教、诚心求学,不论是在业务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在业余时间里,他都会用法律法规、书籍文献、调解案例来充实自己,努力克服“本领恐慌”。
在采访中,王菂得体的谈吐和脱口而出的法律专业名词也是对他业务能力最好的证明。

王菂|回龙观|从法律小白到行家里手 且看这位“知心大哥”的法律服务之路
文章插图
王菂(左男)为求助对象提供法律服务
脚底有泥方能心里有底。一开始作为新手缺乏经验,王菂便来回奔波于19个社区,和社区司法专干了解社区和居民情况。“龙锦苑一区社区是部队家属院”“东一区、东二区、东三区多是搬迁居民”......每个社区的居民情况王菂都已熟记于心。
“对所有社区的居民基本情况都了解后,在开展调解工作时,就能对求助对象有一些基本的了解,这样也更方便‘对症下药’。”王菂说。
经过5年的学习和锤炼,爱学习的法律“小白”慢慢熬成了别人的“老师”。曾经心底的法律种子也结出了果实,深深扎根在霍营街道的法律服务工作上。
“王菂特别努力,也不满足于现状,一直积极要求进步,为司法所的工作做出了很多贡献,现在我们已经将他列入党员发展对象。”霍营司法所所长柏家学在评价王菂时说道。
暖心:所里的“知心大哥”,为众人纾解心结
王菂所从事的法律服务工作,日常就是引导居民依法解决纠纷,宣传法律法规。尽管经常需要面对琐事纠纷,但王菂始终保持良好心态,认真对待每一次咨询,为众人纾解心结。
2018年,辖区居民李老先生因房产问题来到霍营司法所寻求司法帮助。据了解,当时李先生的儿子想将老两口所住的房子卖掉,为他们更换一套更大的新房,但新房的户主要写李先生儿子的名字。李先生拿不定主意便来司法所寻求建议。
“当时是我接待的老爷子,李先生的儿子是出于好意想为老两口换一套大房子,但对于老年人来说,保护好自己的房产也是对自己晚年的一个保障,所以我当时建议他不要把现在的房子卖掉。”
王菂耐心的解答以及提出的中肯建议得到了李先生的充分信任。一个月内,李先生先后来找王菂咨询了3次问题,后来还主动要求添加王菂的微信。“现在有什么小问题我会直接打电话问他,他都特别热情给我解答。逢年过节时我俩也会相互问候,就像朋友一样。”李先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