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难者|山东老兵圆梦唐山, 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王瑞超
【 罹难者|山东老兵圆梦唐山, 红色精神代代相传】2021年7月19日,中铁十四局两名退休老战士——74岁的陈锡昌和73岁的任建国从山东泰安出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圆梦之旅,时隔45年,他们再次来到了唐山——这个他们永生难以忘怀的地方。
灾难无情人有情,铁道兵与唐山人民结情谊
20日上午,他们来到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面向唐山地震纪念墙,敬礼肃穆,深切缅怀大地震罹难者和参与救灾牺牲的战友。当踏入唐山地震博物馆时,他们看到还原的逼真场景和和一幅幅图片,往事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罹难者|山东老兵圆梦唐山, 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文章插图
时间回溯到1976年7月28日凌晨,河北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强烈地震,百年工业城市瞬间被夷为平地。此时,陈锡昌所在的铁四师十七团十八连近200名战士正驻扎在唐山丰润火车站,本要按计划前往古冶装运物资转移到太古岚铁路,地震发生后,在交通、通信、电路全部瘫痪的情况下,他们当机立断火速向市区进发,成为第一支投入抗震救灾的队伍。
当时余震不断,大地颤动不止,断壁残垣依然在噼噼啪啪塌落,呼救声不时发出。“时间就是生命,参与救援没有任何工具,全靠手扒、肩扛、背顶,为多救人,战士们争分夺秒,连续奋战了二十个小时,没喝一滴水,没吃一口饭,手磨破了也顾不上包扎,有的累晕了醒来后又继续投入战斗。”时任十八连二排排长的陈锡昌回忆道。7个昼夜后,战士们共救助1128人,送外就医1300人,搭建简易病房1400平方米,卸装物资7000多吨。”
强烈的地震造成京山线、通坨线严重破坏,抗震物资、人员进不来,重伤人员出不去,铁四师十八连战士们一边修铁路,一边抗震救灾,经过连夜奋战,提前1天时间打通了生命运输线。与此同时,派出14名战士确保当地银行、粮库、百货公司等国家财产不受侵犯。铁四师十七团十八连被铁道兵党委授予集体一等功,多人荣获二等功、三等功。
在这场灾难中,铁道兵战士和唐山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每年7月28日前后,陈锡昌和任建国的战友们都会在全国各地相聚,祭奠唐山大地震罹难者和因参与救灾牺牲的战友。获救者们也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心中的感谢,当年15岁的田金芳被困一天一夜,失去了7位亲人,获救时头部鲜血直流,陈锡昌的战友将自己的军帽戴到她头上后转身又投入新的救援,为了这份恩情,田金芳用了39年的时间最终找到了这位救命恩人。
以现身说法讲述历史,以回顾历史激励前行
在位于玉田县的中铁十四局京唐铁路项目部会议室里,两位老战士与项目建设者开展了主题为“重温党史励初心,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座谈会,生动讲述唐山抗震救灾的英勇事迹,勉励建设者传承铁道兵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当听说项目参建的京唐项目领跑全线时,两位老战士深感欣慰。

罹难者|山东老兵圆梦唐山, 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文章插图
原铁四师十七团作训股参谋任建国是战友从废墟中扒出来的,死里逃生后又参与到救援中。如今再次回到唐山,看到高楼林立、交通纵横的新市区,他感慨万千,“在建党百年之际,看到唐山在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支持帮助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心情十分激动。”事实上,这支英雄的部队却从未离开过唐山,中国铁建所属的中铁十四局集团,45年里在唐山参与建设了146项重点工程,见证了唐山的发展蜕变,双方友情得到进一步升华,生动诠释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