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蓝殿( 二 )


伽蓝殿

文章插图
山西平遥双林寺伽蓝殿彩塑近世以来,中国佛教界常以关帝(关羽)为伽蓝神 。相传隋代天台宗的创始者智者大师,有一次曾在荆州的玉泉山入定,于定中听见空中传来:“还我头来!还我头来!”的惨叫声,原来是关羽的头被敌人砍下来,其愤恨不平,到处寻找自己的头 。智者大师反问:“您过去砍去他人的头无数,您今日怎幺不去还别人的头?”并为其讲说佛法 。关羽当下心生惭愧,而向智者大师求授三皈五戒,成为正式的佛弟子,并且誓愿作为佛教的护法 。从此以后,关羽这位千余年来极受国人敬重的英雄人物,就与韦驮菩萨并称佛教为寺院的两大护法神,伽篮菩萨为右护法,韦驮菩萨为左护法 。佛教历史佛教是产生于古印度的一种宗教,对社会与人生有着独特的观察与思辩方式 。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当时被看作是方术的一种 。东汉时期道徒们附会出老子入夷狄为浮屠的说法,这是道教有意对佛教进行贬低 。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和教徒的逐渐增多,而且在南北朝时期进入上层腐旨教不甘心道教对自己的贬低,与道教展开了从源流到教义的大论战,甚至几占上风 。然而,佛教毕竟是一种外来宗教,要在中国扎根发展就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妥协,将佛教中国化 。南朝天台宗三祖慧思试将佛教与道教的观点打通,使成佛与成仙合二为一 。慧思的弟子、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凯法师,俗姓陈,其父在南梁封益阳侯 。智凯的出身使他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同时又精通佛法,有条件为佛教的中国化找到合适的着脚点 。佛教传入中国时,已经在印度流行了几百年,形成许多宗派 。传入中国并不是按宗派源流次第进行,而是大小乘同时拥入 。虽然皆自称本经为释迦牟尼亲口所说,但又相互矛盾 。智凯担出五时八教的判教,既融合了各宗派的教义之争,又将自奉的《法华经》定为佛教最后所说的经,抬高了本宗派的地位,这是智慧型凯对本派、也是对佛教的一大贡献 。南陈光大年间,智凯游历期间,在当阳玉泉山遥见山色如兰,上有紫云如盖,以为圣地 。入山寻之,夜见怪物千状,有大神入美髯者与其谈话,自称汉将军关去长,“感师道行愿,舍此山作师道场,就护佛法” 。智凯即对关羽授五戒,使他永护佛法 。这个故事是智凯编造出来的,目的在于利用民间关于关公显灵的迷信思想,将关公列入佛教的护法神,促使佛教在民间广泛传播 。这就是后世把关公列入伽蓝爷的根据 。这就使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了 。这是智凯对佛教的又一贡献 。智凯的这一贡献,使佛教的天台宗成为一个流传最广,历时最久的宗派 。殿堂装饰以晶雕玻璃壁画为饰,以写意山脉贯穿全图,以文图表达佛法自西域传入中国的路遥艰辛 。在圣像后方墙面有书法家刘太浩所写的《四十二章经》全文;左面为“白马寺”图和摄摩腾、竺法兰尊者的圣像,及伽蓝菩萨赞,诉说着佛法从西天至东土的意义:在东汉时,明帝夜梦金人,便派人西天取经,迎请伽蓝殿摄摩腾、竺法兰两位尊者,因以白马驮经来到东土,并且建寺译经,宏扬佛法,遂将中国第一古剎立名为白马寺 。《四十二章经》乃由两位尊者共同于白马寺译出,是中国第一部译出的佛经 。而《伽蓝赞》乃是僧众每日晚课所要唱诵的赞子,藉由称扬伽蓝菩萨护法、护教之殊胜功德,警醒内心受持佛法、续佛慧命的重任 。墙面的晶雕玻璃上并刻画“中台禅寺建筑”,文中表达“伽蓝的意义”:“建苦海之舟航,为信根之枝干” 。伽蓝即是寺院,藉由寺院,可接引初机修善断恶,从迷苦忧恼中觉醒,明白如何清净身心,进而推己及人,使社会更为安宁 。而现代建筑的伽蓝──中台禅寺,便肩负着佛法传承的使命,弘扬佛陀三千年来脉脉相传的正知正见,期以导正人心,使大众从晦暗与悲恼中,转为光明与慈悲,达到普化群品、净化人心的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