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兰州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简述《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适应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和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网路,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中医药专业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最佳化,推动中医药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力争使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迈入全省先进行列 。发展现状中医药事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最佳化 。提高了新农合的中医药报销比例,将73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适宜技术、93种甘肃省调剂使用院内中药製剂、111种兰州市地产中草药全部纳入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门诊和住院统筹资金中给予全额报销,积极扶持中医药发展 。中医药能力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经费投入,市财政累计投入2.03亿元,极大地促进了全市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 。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3000多万,加强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5家县区中医医院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33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项目建设 。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市县区6家中医医院均顺利通过了国家中医医院等级评审验收,创建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发挥示範带头作用 。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定了中医科和中药房,大部分社区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全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覆盖率达到100% 。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显现 。在整体创建的基础上开展了中医药特色基层医疗机构创建活动,累计创建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範单位33个,市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7个、乡镇卫生院46个、村卫生室113个 。中医药人才科研力量显着增强 。组织实施了国家和省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培养了12名中青年学术继承人 。组织开展了四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236名继承人已顺利出师 。开展各级各类中医药适宜技术、市级“西医学中医”、基层中医药人员能力提升等培训工作,累计完成8520人次 。持续开展了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累计完成10829人次 。主要任务市中医医院创建“三级乙等”建立和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中医药服务网路 。将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区域卫生髮展总体规划和医疗机构设定规划,通过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合理布局中医药服务资源 。市中医医院全面完成异地新建项目建设,努力打造成为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製剂研发于一体的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到2020年,力争创建成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各县区中医医院基本完成标準化建设,巩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创建成果,成为区域内中医专科特色突出,综合服务功能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和技术指导中心 。各级综合医院按照《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準》和《医院中药房基本标準》的要求,规範设定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配齐服务设施设备和人员,中医床位数保持在医院总床位数的5%以上,西医临床科室均设定中医综合治疗室,落实中医会诊、转诊、中西医联合抢救等核心制度,使中医参与治疗率达到85%以上,支持各县区综合医院加挂中西医结合医院牌子 。建成1-2个国家级中医药重点专科着力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 。以开展各级各类中医药创建活动为载体,有效提升中医药工作的整体服务水平,到2020年,我市创建为甘肃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2家、省级中医药工作先进和示範县区7个、创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範单位1至2家、基层中医药特色医疗机构40家 。各级中医医院按照分工合理、功能明确的原则,建好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基地,开展常态化培训,每名基层医务人员至少掌握1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和6项养生保健技术 。加快培育中医名科 。加大对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投入,着力打造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疗效显着、层次多样的中医名科,形成中医药优势明显的专科群,到2020年,力争建成1至2个国家级中医药重点专科、4至5个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10个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 。老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65%健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特色优势,构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路,市中医医院设立“治未病”中心,负责并承担全市“治未病”工作的指导、培训等任务,各县区中医医院均设定规範的“治未病”科室,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 。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配置中医预防保健的人员和设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部分村卫生室能够提供规範的中医健康干预服务 。认真组织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逐年提高孕产妇、亚健康人群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到2020年,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65% 。打造1-2箇中医药旅游示範园区推动中医药医疗养老融合发展 。市中医医院完成老年护理院建设,其它县区中医医院均开设老年病科,老年病床占医院总床位数的10%,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 。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按国家要求设定中医医疗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中医医院与社会资本合作,新建、託管、协作举办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机构,到2020年,建成1至2箇中医特色医疗与养老相结合服务示範机构 。培育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 。认真落实《甘肃省发展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兰州确定为中医保健中心的发展定位,推动中医药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到2020年,打造1至2箇中医药旅游示範园区 。研究开发各种与医疗、保健养生有关的中医特色医疗旅游产品 。鼓励各级中医医院与社会力量建立协作关係,投资开发集养生保健、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和中药材、养生保健等旅游产品 。力争取得10-12项省市级科技成果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 。认真贯彻《关于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的意见》,支持各级医疗机构与省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开展科技平台建设,重点组织开展中医优势病种的临床研究,形成一批成熟的诊疗方案和技术方法,指导临床实践 。持续加大对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各级中医医院要按不少于业务收入的1%提取科研经费,用于中医药科研创新,到2020年,力争取得10至12项省市级科技成果 。继续加大全省调剂使用的院内製剂在各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的力度,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积极研发安全可靠,疗效显着、使用方便的院内中药製剂,并与中药企业合作研究开发中药新药 。力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5万亩以上促进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兰州市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推动以甘草为主的兰州道地药材标準化示範基地建设,到2020年,力争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产值达3亿元,加工产值达2亿元;在榆中县、永登县新建育种基地4000亩,建成育苗基地2000亩 。积极发展现代中药,形成新的经济成长点,加快推进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医药产业创新研发孵化园、兰州新区现代中药产业精深加工园的建设,培植和壮大1至2个自主创新能力强、知名度高的大型中药企业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