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镇( 二 )


兰陵镇

文章插图
荀卿路镇区建设兰陵镇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4亿元,完成公共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完成生产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建设道路总面积6.7万平方米 。小城镇建设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五化工程,完善了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搭建招商引资平台 。共打通硬化镇区街道132.6千米,形成“五纵四横一外环”的交通框架,并完成了全镇123.4千米的村村通道路硬化工程 。镇内市场发达,全镇有各类批发市场8处,艾曲市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农民自办综合性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年吞吐量3亿斤,日交易额达200万元以上 。国家领导人温家宝、吴官正先后来艾曲视察,并给予“农民办市场,全国第一家”的高度评价 。交通兰陵镇北靠潍坊至徐州的206国道和岚曹高速公路;南临京杭大运河转弯处,距陇海铁路60千米;东距石臼港、连云港130千米,东北距兖石铁路临沂站和临沂机场40千米;西距津浦铁路枣庄站50千米;西南距徐州市97千米;东北距临沂市68千米 。潍徐公路东北——西南穿过,薛(城)郯(城)公路(山东省352省道)横贯东西,交通十分便利 。
兰陵镇

文章插图
兰陵艾曲公园历史文化文化概况兰陵镇以千年古镇为核心地域,以中华酒文化为突出特色,系统整合荀子文化、萧王氏族文化、《金瓶梅》名着文化、鲁南民俗文化、现代农业生态文化,加强对古镇古城墙、古县衙、古牌坊的修缮保护 。作为距今约有3000年历史的江北第一古镇,华夏第一酒都,兰陵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文化名人辈出,是全省为数不多的文化名镇、文物大镇 。兰陵镇有省级文化保护单位荀子墓、萧望之墓,县级文化保护单位高柴墓;有仓颉造字、邱颖造律、二疏散金、金鼎御葬、金山汉墓、于官庄北辛文化等文化遗址和美丽传说;还有全世界独树一帜的兰陵美酒和猴呱哒鞭舞 。文物遗存荀子墓
荀子墓在兰陵镇驻地东南1千米,运女河西岸 。史籍记载,原封土为一巨大圆家,墓顶较平,上小下大,状如山丘 。墓原占地600多平方米,高5米 。明清时,因受洪水冲击,呈东西长堤型 。后经修葺,恢复原型 。墓覆野草和刺槐 。文革中遭毁,呈M型,东西两端高7米,中间高3米 。墓前原有两通碑,一是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立,碑额篆书“补建荀子墓碑”,碑文已漫德不清 。另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山东巡抚周馥重建”、“兰山县巫恩棣奉伤监修”,刻“楚兰陵令荀卿之墓” 。1977年定为山东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一碑,刻“兰陵古墓” 。荀子兰陵足迹
荀子,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 。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省新绛县)人,先秦着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史籍记载,荀子墓古时是墓与祠连在一起的,后为墓,前为祠 。后祠逐渐废纪,墓亦荒凉 。明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李烨的“荀卿墓”一诗,可见一斑:古家潇潇鞠狐兔,路人指点荀卿墓 。当时文彩凌星虹,此日荒凉卧烟露 。卧烟露兮愁黄昏,苍苍荆棘如云屯 。野花发尽无人到,唯有蛛丝罗墓门 。墓家用青石垒砌,周长157.5米,高1米 。墓地总面积6400平方米,周围有高2.2米的红砖围墙,门里建有红砖红瓦的平房3间,门南修有一条长50多米,宽2.5米的土路,两旁植有松柏百余棵 。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因学问博大,“最为老师”,曾3次担任当时“翟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 。约公元前264年,应秦昭王聘,西游人秦 。后曾返回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前,以为“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议兵》) 。后来,荀子受春申君之用,为兰陵令 。晚年从事教学和着述,后死于兰陵,葬于兰陵 。名优特产兰陵县兰陵镇因酿造兰陵美酒而扬名海内外,被称为“天下第一酒都” 。据史料记载:兰陵美酒始酿于商代,古卜辞中的郁鬯酒,便是兰陵美酒的最早见证,乞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战国时期,这里为楚国重邑,曾对中国思想变革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代圣哲荀子,在这里两任兰陵令,为兰陵酒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两汉时期,兰陵美酒已成贡品 。1995年秋,在江苏省徐州市狮子山楚王墓的发掘过程中,一个令整个世界酿酒业和考古界震惊的重大发现公诸于世,即兰陵美酒在沉埋2148年后被发掘出土,重新面世,经专家鉴定,这是世界上出土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直接印有贡酒名称的酒品,成为中国95年度十大考古发现之首 。经国内外考古专家鉴定,与今日兰陵美酒同为一宗,印证了兰陵美酒3000年的酿造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