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天目山 天目山( 二 )


文章插图
天目山大树王此外,香果树、领春木、连香树、银鹊树等均为珍稀濒危植物;“多”:自然保护区内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有35种,有种子植物1718种,蕨类植物151种,苔藓类植物291种 。茂密的植被进而庇护了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中华虎凤蝶等37种国家级珍稀保护动物,保护区内计有兽类74种,鸟类148种,爬行类44种,两栖类20种,鱼类55种,昆虫已彙编名录者达2000余种 。天目山是“物种基因宝库” 。因此,被中宣部、科技部等单位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 。“美”:林林总总的各色植物,构成一幅蔚为壮观的森林画幅,千树万枝,重峦迭峰,四季如画 。太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中国古老山地之一,着名避暑和游览胜地 。位于浙、皖毗邻地区 。呈西南—东北走向,南北大致以杭徽公路和西苕溪为界 。长200公里,宽约60公里,属江南古陆的东南缘 。山地呈中心—深谷景观,海拔1500米以上山峰有10余座,最高峰清凉峰1787米 。岩性以花岗岩、流纹岩为主 。山地两侧多低山丘陵宽谷景观 。天目山古名浮玉 。《元和郡县誌》记载:天目山“有两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称,名曰天目” 。是中国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存较好地区 。天然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1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1100~1400米为落叶、常绿阔叶和针叶混交林;1400米以上为稀疏灌木 。西天目山南坡于1956年划为全国自然保护区,1986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树种繁多,其中乔木800多种 。林木以古老、高大、稀有而闻名中国 。有树龄1500年以上、五代同堂的公孙树──银杏;有清代即已发现而称为大树王的柳杉,胸径2.33米,材积42.98立方米;有树高达54米、胸径1米多的金钱松 。中国特有的野生银杏树最早发现于此 。此外,有黄杉、天目梭、天目朴、浙西铁木等41种稀有名贵树种 。动物区系複杂,仅鸟类即达148种,蛇类有37种 。其中红嘴相思鸟最着名 。山区盛产茶叶、笋乾、山核桃、药材、竹木等 。气候环境天目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又由于独特的山体影响,形成冬暖夏凉的小气候,年平均气温14℃ 。林木茂密,流水淙淙,造就了丰富的“负离子”和其它对人体有益的气态物质 。在天目山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十万余个,居同类风景名胜区之冠,具有除尘、杀菌等功效,对呼吸道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天目山的地理环境和森林效应,形成了特殊的小气候,年平均温度仙人顶8.8℃,山麓14.8℃ 。茫茫林海,清静幽雅,夏天特别凉,冬季无严寒 。丰富的植物资源及优越的自然环境,给各种动物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也为人类的休闲、度假、旅游等创造了一个极好的环境 。而且这里的森林中瀰漫着多种对神经衰弱、心血管系统等疾病有明显缓解作用的气态物质 。2005年,浙江林学院旅游学院的科研人员通过测量发现,天目山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最高达到130000个/立方厘米,刷新了全国纪录 。因此,天目山是人们健康、旅游、休闲的理想场所 。自然保护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地处杭州市临安区西北部,面积4284公顷,经度範围:119°24′11″-119°28 ′21″,纬度範围:30°18′30″-30°24′55″,海拔範围300m-1556m,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的森林生态系统和森林景观 。天目山一九五六年被批为"森林禁伐区",一九八六年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均为全国首批,一九九六年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路,在全国的自然保护区内有着较高的知名度 。天目山之所以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是因为它是生物种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集中点,不仅生物资源,保存较好,旅游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特别明显 。原1050公顷範围内有高等植物2160余种,其中以\"天目\"命名的37种,国家保护植物35种;有高等动物2274种,昆虫2000余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34种,以\"天目\"命名的动物48种,是名副其实的\"生物基因库\",被七十余所大中院校定为教研实习基地 。区内的森林生态有高、大、古、稀、美特点 。有全国最高的57米的金钱松,整个老殿景区的树木均为30米以上的乔木;有古柳杉群,区内胸径1米以上的古木600余棵,仅柳杉就有400余棵,胸径2米以上的柳杉19棵,最大的材积达75.4立方米;野生野杏、连香树、香果树,迎春木均为珍稀的古老种类,被称为\"活化石\" 。丰富的森林生态形成了优美的森林景观,春至野花遍地香气袭人;夏到绿树成荫,清新凉爽;秋来翠竹红枫,金黄的银杏满山皆是;冬天则是玉树银花的优美景象 。独特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森林植被形成了天目山独特的複杂多变多类型的森林生态气候 。年平均气温仙人顶为8.8℃,山麓禅源寺为14.8℃,特别是受地势小环境影响,禅源寺景区形成了冬暖夏凉小气候,常年7月份的平均气温为26℃,是避暑的\"清凉世界\" 。天目山距临安41公里,距杭州90公里,处在黄山至杭州的黄金旅游线上,为东南沿海的绿色明珠 。天目山自古就为宗教名山,北魏郦道元所着的《水经注》中就有记载,建于元代的开山老殿,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建于清代的禅源寺占地40余亩,曾有斋堂500余间,僧侣1000余人,是全国最大的韦陀道场 。李白、白居易、苏轼、李时珍、乾隆及近代的郁达夫、徐悲鸿、胡适名人都到过天目山,为天目山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近几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发,保护区的旅游接待设施已初具规模,有接待床位1300余个,旅游车辆30余辆,成为东南沿海大中城市生态旅游的首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