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铁打的玫瑰奔流的河,她们守着黄河激情绽放!

6月下旬至7月上旬,因汛前黄河调水调沙流量下泄,大浪淘沙,汹涌澎湃。为护送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三库联调洪水安全携沙入海,“黄河铁军”头顶烈日、脚踏涛声,夙兴夜寐、为水护航。在这支队伍中,除了铁打的黄河汉子,还有一股柔软而坚定的力量同样站位最前沿,一如铁打的玫瑰,和着黄河奔流的涛声,守护安澜,铿锵绽放。安澜前线的“事业”追求“这是我们局的总工程师刘维花。”在济南历城黄河岸边,听人如此介绍,采访人员不由一愣——一向由男人担纲的总工程师,怎么会是个女同志?这一“组合”,在山东黄河是唯一一个。刘维花是“黄二代”。当初走出校门来到历城河务局,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大棚里种蔬菜。这个连麦苗、韭菜都分不清的城市女子,而且是父亲48岁才得的“娇娇女”,回到家中抹过眼泪,第二天照样出现在大棚里。她说:“老爹是离退治黄老工人,我绝对是受他的影响。”后来,刘维花经历了工程处、水政科、工管科等工作变动,每一项都是“男人干的硬活”,特别是从事水行政执法那几年,她坚守原则、冲锋在前,没少挨骂。“回头看看走过的路,真不容易,但也挺自豪的。”她说。本次黄河调水调沙开始前,她依然雷厉风行,历时20余天,带着技术人员一一校测辖区所有靠水工程的坝顶及根石台高程,真正摸清了“家底”。她说:“苦点累点对我来说都是小事。我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保证洪水安全过境,保证工程安全度汛。”而那时,孩子面临高考,作为妈妈,她竟无暇分身。

水调|铁打的玫瑰奔流的河,她们守着黄河激情绽放!
文章插图

刘维花(右一)查看河势工情 张源 摄黄河调水调沙开始后,历城河务局开展防汛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她并未准备讲稿,而是即兴用实例讲述了辖区以往的坍塌险情、形成原因及抢护措施。一位同志感慨地说:“若不是熟悉业务,若不是亲身经历,怎么能讲得这么清楚?”采访人员到达历城河务局这晚,适逢刘维花值班。22时许,采访人员打通电话想和她聊聊。她说丈夫这几天出差在外,孩子高考后独自在家,公公也生病了,白天顾不上,夜里闲下来才给家里打电话问了情况,这样心里也能安慰一些。谈及黄河调水调沙,刘维花说,目前大流量水头已经过境,辖区没有发生险情。但退水期没了河水顶托,工程极易出险,更得加强巡查和观测,“我是把工作作为事业来干的,不能有任何差池。”巡查一线的深情表白7月6日,采访人员来到黄河泺口河段,只见一支3人巡查队穿着救生衣、扛着摸水杆、背着安全绳,正在险工根石台上巡查。在黄河调水调沙采访途中,同样的场景随处可见。然而让采访人员诧异的是,这是一支女子巡查队。汤文静是巡查队的大姐,也是“黄三代”。她毕业于河海大学,原在菏泽河务局工作,是该局最早的一批大学生。有了儿子后,为生活之便,她申请调到丈夫工作的城市,从机关干部变成一线职工。问及感受,她笑着说:“这几年管理段的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虽然比不上机关,但工作没有高下之分,都是为了母亲河的安澜。”

水调|铁打的玫瑰奔流的河,她们守着黄河激情绽放!
文章插图

泺口管理段女子巡查队 陈思宇 摄黄河调水调沙进入关键期,也是孩子的暑假期。在现场,采访人员见到汤文静的儿子,9岁的少年告诉采访人员:“这是泺口险工14坝。大坝是挡水的,如果没有大坝,后面的人就会受淹。”汤文静的老公也是黄河职工,汛期也需频繁值班。夫妻俩为了能安心工作,就给孩子报了陆军夏令营,第二天就要开训。汤文静诚挚地说:“来大水是最艰苦、最繁忙的时候,孩子可以照顾不到、家庭可以照顾不到,但我们不能忘了自己的职责。”“90后”巡查队员张丽慧、王学新也都是大学生,王学新入职仅半年。但她们说,经过历练,已适应管理段的工作生活,并“把巡坝查险当作了肩上的一份责任”。水文战线的铁骨柔情走进孙口水文站之前,得知联系人为王圣草,采访人员心中闪过一丝疑惑——这难倒是个女同志?王圣草的确是个女同志,她还是孙口水文站副站长。在山东黄河水文测区,担任水文站领导的女同志只有两位,她是其中之一,是个“86后”。采访中采访人员了解到,王圣草是“黄三代”。爷爷和父亲都是黄河退休职工,而且都是孙口水文站职工。祖孙三代致力同一件事、奉献同一个“家”,这怎能不让人想到“坚守”与“传承”?“我们站的女职工历来就有上船测流的传统,而且业务主力一大半都是女职工。”该站办公室主任刘安国介绍道,精测流量输沙率时,王圣草在船上一待就是五六个小时;雨中测流,她也当仁不让;外业三等水准测量,她担任主测,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测2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