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回族自治县( 二 )


焉耆回族自治县

文章插图
回民骑马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廷平定準噶尔叛乱后,清政府在 "屯兵戌边"的同时,实行"移民实边"方略,自嘉庆至鹹丰的60余年中,从陕、甘一带迁至 北疆不少民户,这些人中有些以后流落到焉耆 。由于开都河水源充足,河两岸土地肥沃,牧草遍地,牛羊成群,是个适于生存的好地方,人们便定居了下来 。道光二十三年(1843),经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全庆奏请清廷撤回屯兵丁口302人,改招西宁、临夏、固原、平凉一带来此的回民商贩眷属近百户耕种屯兵田 。以后不断有退伍的兵丁留下来,在这里务农、放牧、经商、营工谋求生存发展 。世代相传繁衍不绝,逐渐变成当地的土着,自称口外人 。光绪三年(1877),陕西渭南回民起义领袖之一白彦虎(后投靠阿古柏侵略者)与清军对抗15年,终遭失败,在清兵追击下,通过焉耆西撤 。清军把浩罕侵略者阿古柏从乌鲁木齐、哈密、吐鲁番各城裹胁的回族、蒙古族民众及白彦虎余部安置在焉营 。左宗棠请示清廷设立抚揖善后局,资助这些人在此地定居生活,主持抚揖善后工作的费道周,还从关内招募回民数百户,资助耕牛、农具、种子及生活物资,让其定居 。仅此两项共安置回民男2200余丁、女1600余口 。这是迁入焉营的最大的一批陕西回民,这些人初到焉耆经营农牧业和商业 。光绪二十年(1894),青海回民领袖马琳、韩文秀、马骥、刘同春(又称刘四、刘四伏)、冶诸麻等率数万民众,反对清政府的民族压迫和苛捐杂税在河湟起义,在清军追剿堵击下,转战于循化、河州、狄道、西宁,后出水峡,取道青海柴达木,受尽饑寒之苦,辗转到新疆罗布泊,在和尔昂(地名),刘四等战败被俘,义军失败,清政府收抚数千人 。这批人员先被安置在尉犁蒲昌一带,后转移铁乾里克 。因该地当时沙荒遍地,人烟稀少,年年欠收,人们生 活困苦,不多几年,部分人逃走 。光绪二十九年(1903),焉耆知府刘嘉德将他们迁到开都河南岸水草肥美的马场台(原是官办养马草场),并将此地命名为抚回庄 。现住城南郊的西宁回民,就是这部分人的后裔 。民国九年(1920),甘肃固原海原发生大地震(海原地震),有不少固原回民来焉耆寻亲落户 。民国十七年(1928),甘肃固原地区回族新老教派掀起争战,不少人流离失所,有些人流入焉耆定居 。民国二十二年(1933),随马仲英入疆的回族兵,部分留居在焉营 。国民党军队入疆后,有不少开小差和被裁减的回民官兵也在焉耆落户 。新中国成立后,更有不少甘肃、青海和宁夏的回民寻亲访友,来此落户 。建制沿革焉耆国在《汉书·西域传》、《晋书》等多部史料中都有记载,秦汉时期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公元前53年西汉在焉耆屯田,北魏时在焉耆设镇 。唐代在焉耆设立都督府,清代在焉耆设立厅、府,管辖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所属各县市 。新中国成立初期,焉耆曾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首府 。1954年3月成立焉耆回族自治县 。
焉耆回族自治县

文章插图
焉耆回族自治县行政区划2013年,焉耆县下辖4个镇(焉耆镇、七个星镇、永宁镇、四十里城子镇),4个乡(北大渠乡、五号渠乡、查汗采开乡、包尔海乡) 。辖区内有王家庄牧场、苏海良种场、兵团二十七团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焉耆回族自治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天山南麓盆地——焉耆盆地的腹心 。介于东经85°13′19″-86°44′00",北纬41°45′31"-42°20′45"之间 。东南部与博湖县毗邻,北部与和静县接壤,南部与库尔勒市塔什店镇相连,西南部以霍拉山东南沿南北走向的山脊与库尔勒市,轮台县为界 。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直线距离214公里 。全县东西跨度1°26′40",长131.13公里,南北跨度35'14",宽64.83公里,总面积2570.88平方公里 。焉耆回族自治县气候焉耆回族自治县地处北半球中纬度温带地区,是较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但又具有盆地气候特徵,夏季聚热、冬季冷 。因受博斯湖水域的调节,冷热变化不十分剧烈 。由于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和天山山脉的阻隔,来自海洋的水汽稀少,因而形成乾燥的气候特点,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日照时间长,热量较为丰富 。冬季寒冷漫长,微风少雪,是一年中温度最低的季节,极端最低气温-35.2℃ 。春季气候多变,春风频繁,乾冷的西北风和乾热的西南风交替出现,使空气变得乾燥,最小相对湿度有时甚至为0% 。夏季不长,为一年中温度高的季节,极端最高温度38℃。初夏少雨;仲夏边续高温天气;夏季多雨,又使气候变得凉爽,但有阵性大风暴雨过程 。秋季最短,为一年中秋高气爽的大好时光,但气温下降迅速 。极端高温38度,极端低温-35度,最多风向为西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