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竟能做盔甲,而且效果拙劣,日本最清楚了( 二 )


靠着这种高价神器,大名鼎鼎的戚家军,更有了屡试不爽的打法:以“刚柔盾”摆开阵势,推进到距离倭寇五十步左右的距离,然后虎蹲炮迎着倭寇鸟铳招呼,最后鸳鸯阵再扑上去打落水狗 。多少出名凶残嗜血的倭寇团伙,就这样被戚家军以近乎个位数的伤亡,霸气打的全军覆没 。
而比起这种“高价”打法,另一种价格便宜操作难的用法,也在东南大地推广起来:滚被 。
滚被,顾名思义,就是配备双刀的步兵们,带着厚二寸浸水的大棉被开路,一旦遇上地方火铳攻击,立刻张开棉被掩护阻挡,然后卷起被子“持刀滚进”,迅速杀到敌人跟前血拼 。当然看过程就知道,这种打法操作难度太大,对士兵素质要求太高,基本都是特种部队的专利 。
而到了万历二十年,震惊东亚的万历朝鲜战争开打后,这几种抗倭战争里练出来的“棉花神招”,更是多次冲着十几万日军招呼 。推着刚柔盾冲锋的戚家军,率先在平壤战役里抢占日军含毯门,立下这场灭敌数万战役的头功 。明朝步兵的“滚被”打法,也多次叫日军吃到大亏 。配备“刚柔盾”与精良棉甲的明朝陆军,更在碧蹄馆与稷山等大战里硬杠数倍日军精锐,打出明军的赫赫天威!
这场打出明朝最后荣耀的战争里,同样得有棉花的“军功章” 。
三:最后的辛酸辉煌
明朝末期武备不修,军队盔甲装备常见大坏 。而取代明王朝的清王朝,学习明朝的棉甲技术,更是从起家时就积极 。只要看看清军的盔甲装备,就知道大清朝学的有多透彻 。
而在清朝康熙年间血战沙俄的雅克萨战役里,火线参战的林兴珠藤牌军,更叫俄国人领教到中国棉花的厉害 。出征之前,林兴珠就给康熙皇帝演练了“滚被”战术,看得康熙连连惊叹 。然后在白雪皑皑的雅克萨战场上,这些手持棉被冲锋的福建男儿,迎着沙俄火枪勇敢冲锋,以零伤亡杀得号称狠勇的哥萨克兵血流成河 。“中国大帽军”的威力,从此响亮流传 。
但是,这精彩一幕,却更好似无奈绝唱了 。痛击沙俄后的清王朝,到底在故步自封里,迎来了落后挨打的近代史 。洋枪洋炮武装的西方侵略者,一度在中国沿海予取予求,丧权辱国的条约说签就签 。可总有热血未冷的沿海军民们,以早已落后的“滚被”等战术,挺身抗击侵略者 。比如《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岛许多不甘心做亡国奴的民团,以“滚被”等战术血战日军,林碧玉等擅长“滚被”的英雄,更是壮烈捐躯 。
甚至,十四年惨烈的抗日战场上,多少不甘心做亡国奴的男儿,哪怕武器落后到原始,却从未放弃战胜敌人的努力 。诸如“棉被桌”等发明,在后人眼里也许雷人,却是多少前辈,慷慨赴国难的缩影 。
如果说明代时的棉甲刚柔盾,常让我们感叹古代中国人的智慧,那么近现代史上,多少硬汉顶着“棉被桌”等武器浴血死战的风姿,却足以令我们肃然起敬 。战火中的一捧棉花,缩影了那些前辈们也许朴实,却无比忠勇的风骨 。
【棉花竟能做盔甲,而且效果拙劣,日本最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