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关大楼( 二 )


江汉关大楼

文章插图
江汉关大楼典範建筑大楼的建筑风格属于文艺复兴式样,三段式构图,中部设有典雅的钟楼,钟楼四面装有直径4米的时钟,準点的钟声一直构成武汉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花岗岩外墙,坚固壮观,东、西、北三个立面墙均有花岗石柱廊,採用科林斯柱式,北面的8根石柱直径1.5米 。江汉关大楼是武汉古典复兴风格的典範建筑 。大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楼4层,底层为半地下室 。钟楼亦为4层,顶端高出地面83.8米,在当时是武汉三镇的第二高建筑 。大楼採用钢筋混凝土筏式基础 。以前武汉地区较大的建筑大都是採用条石基础,自19世纪末水泥引进武汉,钢筋混凝土亦相应引进以逐步取代条石基础 。外墙用花岗石垒砌,大楼的东、西、北三方均带花岗石廊柱,饰以变形的古典“科林斯”柱头 。这些花岗石都是湖南出产的,上面刻有花纹线条,坚固而壮观 。尤其是面对租界区的北面的8根廊柱,高约10米,直径1.5米,要两个人才能合抱过来 。人们来到它的面前,面对通向大门的28级台阶和并排而立的廊柱,皆能感受到威严和庄重 。大楼立面设计运用三段式构图手法,利用钟楼突出中心入口,表现古典主义风格;墙面、山花、窗楣和入口半圆形拱门的处理,表现出西方文艺复兴时典型的建筑风格 。大楼的后面,则可见它的南面是开口的,使建筑物呈三合院布局 。这可能是设计时考虑到此面与旧市区接攘,如此设计更能显出与周边的和谐 。
江汉关大楼

文章插图
江汉关大楼这栋大楼从二层到四层都建有内廊,镂空黑色铁栏连线着花岗石廊柱,刚与柔的反差,粗与细的嵌合,可以说是鬼斧神工 。江汉关的钟楼有20米高,也有4层,底层为大钟摆砣室,二层为大钟机件室,三层为大钟时针室,上层为7个音阶组成的音响室 。钟楼内设钢梯,拾级而上,可直达顶层;钟楼的外墙,四面均嵌设着巨大钟面,直径逾3米,针长1.7米 。晴朗天气,十里以外可见 。钟楼上还设有风向仪,中间镶有一座鎏金英国帆船 。整个设计风格是英国特有的形式,典雅壮观 。钟楼江汉关钟楼内有不同音阶的大钟7个,大钟为美国蔡司脱斯钟錶公司製造,大钟运到武汉后,由汉口亨达利钟錶行安装 。大钟除报时外,每一刻钟还奏鸣一遍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主旋律 。钟声洪亮,传播力和穿透力极强,即使在市面喧嚷时,方圆数里内亦可闻听;如果在夜深人静时,三镇均可听到它的音乐和钟声 。在大楼正面主楼顶端镶嵌着“江汉关”三个大字,铁画银钩,气势恢宏,颇为壮观 。使大楼为此增辉 。这三个字出自曾任湖北省教育厅厅长、着名书法家宗彝之手 。宗彝初习颜柳,后摹魏碑,善写斗方,笔力遒劲,人皆视其作品为墨宝 。为写江汉关三个字,他数易其稿,因为那时还是繁体字,“江”字的笔划少,“汉、关”两字笔划多,三个字难以协调 。但宗彝没有被此难住,最后他一挥而就,为世人留下了千古之作 。为此三字,江汉关赠他润笔之资纹银500两 。足见其字的份量与珍贵 。江汉关的选址可称神来之笔 。它直面江水,立于江汉路与沿江大道的交汇处,镇守于老租界区之南端,可北视整个租界区及其所临江面,南望汉水的入江口,甚至可以观察到长江和汉水航运动静,可谓扼三镇两江航道之咽喉 。无论北来巨轮还是东进舟楫,都可在距武汉尚远时,最先看到它的身影,听到它的钟声 。江汉关大楼作为一个时代的代表,聆听过中国人民的悲泣与欢歌,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兴衰和荣辱 。江汉关大楼最着名的是它高耸的钟楼和大钟 。大楼安装大钟起步于19世纪下半叶,1893年竣工的教堂式江汉关大楼上安装了一座海关大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