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氯噻嗪 氢氯噻嗪( 二 )


氢氯噻嗪 氢氯噻嗪

文章插图
氢氯噻嗪① 利尿作用,尿钠、钾、氯、磷和镁等离子排泄增加,而对尿钙排泄减少 。本类药物作用机制主要抑制远端小管前段和近端小管(作用较轻)对氯化钠的重吸收,从而增加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的Na+-K+交换,K+分泌增多 。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本类药物都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碳酸酐酶活性,故能解释其对近端小管的作用 。本类药还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减少肾小管对脂肪酸的摄取和线粒体氧耗,从而抑制肾小管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 。② 降压作用 。除利尿排钠作用外,可能还有肾外作用机制参与降压,可能是增加胃肠道对Na+的排泄 。对肾血流动力学和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影响由于肾小管对水、Na+重吸收减少,肾小管内压力升高,以及流经远曲小管的水和Na+ 增多,刺激緻密斑通过管-球反射,使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引起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下降,肾小球进球和出球小动脉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也下降 。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以及对亨氏袢无作用,是本类药物利尿作用远不如袢利尿药的主要原因 。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迅速但不完全,生物利用度为60%~80%,进食能增加吸收量,可能与药物在小肠的滞留时间延长有关 。口服2小时后产生利尿作用,达峰时间为4小时,3~6小时后产生降压作用,作用持续时间为6~ 12小时 。本药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蛋白结合率为40%,另部分进入红细胞、胎盘内 。本药吸收后消除相开始阶段血药浓度下降较快,以后血药浓度下降明显减慢,可能是由于后阶段药物进入红细胞内有关 。主要以原形由尿排泄 。本品半衰期T1/2为15小时,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受损者延长 。本品50%~70%以原形由尿液排出,也可经乳汁分泌 。适应症⒈水肿性疾病 :排泄体内过多的钠和水,减少细胞外液容量,消除水肿 。常见的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症、急慢性肾炎水肿、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雌激素治疗所致的钠、水潴留 。⒉高血压 :可单独或与其他降压药联合套用,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⒊中枢性或肾性尿崩症 。⒋肾石症 :主要用于预防含钙盐成分形成的结石 。⒌也可用于解除泌尿系感染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症状 。用法用量⒈成人常用量:口服 。①治疗水肿性疾病,每次 25~50mg,每日1~2次,或隔日治疗,或每周连服3~5日 。②治疗高血压,每日25~100mg,分1~2次服用,并按降压效果调整剂量 。⒉小儿常用量:口服 。每日按体重1~2mg/kg或按体表面积30~60mg/m2,分1~2次服用,并按疗效调整剂量 。小于6个月的婴儿剂量可达每日3mg/kg 。不良反应内分泌代谢①水、电解质紊乱较常见,表现为口乾、噁心、呕吐和极度疲乏无力、肌肉痉挛、肌痛、腱反射消失等 。②高血糖症 。本品可使糖耐量降低,血糖、尿糖升高,可能与抑制胰岛素释放有关 。一般患者停药即可恢复,但糖尿病患者病情可加重 。③高尿酸血症 。本品能干扰肾小管排泄尿酸,少数可诱发痛风发作 。由于通常无关节疼痛,故而高尿酸血症容易被忽视 。停药后即可恢复 。④长期用药可致血胆固醇、三醯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 。心血管系统由于利尿而引起器官血流量减少,常会头晕 。老年人可有局部缺血,如肠系膜梗死或瞬间脑缺血 。少见直立性低血压 。血液系统较少出现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发育不良及粒细胞减少或增加症等 。过敏反应可见皮疹、荨麻疹和光敏性皮炎等,后者症状可表现为慢性光敏状态,停药后仍会持续半年 。这种光敏反应与磺胺类或吩噻嗪类药物有交叉反应 。其它不良反应胆囊炎、胰腺炎、性功能减退、光敏感、色觉障碍等较为罕见 。长期套用本品可出现乏力、倦怠、眩晕、食慾缺乏、噁心、呕吐、腹泻及血压降低等症状,减量或调节电解质失衡后症状即可消失 。注意事项⑴交叉过敏:与磺胺类药物、呋塞米、布美他尼、碳酸酐酶抑制剂有交叉反应 。⑵对诊断的干扰:可致糖耐量降低、血糖、尿糖、血胆红素、血钙、血尿酸、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升高,血镁、钾、钠及尿钙降低 。⑶下列情况慎用:① 无尿或严重肾功能减退者,因本类药效果差,套用大剂量时可致药物蓄积,毒性增加;② 糖尿病;③ 高尿酸血症或有痛风病史者;④ 严重肝功能损害者,水、电解质紊乱可诱发肝昏迷;⑤ 高钙血症;⑥ 低钾血症;⑦ 红斑狼疮,可加重病情或诱发活动;⑧ 胰腺炎;⑨ 交感神经切除者(降压作用加强);⑩ 有黄疸的婴儿 。⑷随访检查:① 血电解质;② 血糖;③ 血尿酸;④ 血肌酶,尿素氮;⑤ 血压 。⑸应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用药,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减少反射性肾素和醛固酮分泌 。⑹有低钾血症倾向的患者,应酌情补钾或与保钾利尿药合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⑴能通过胎盘屏障 。对高血压综合徵无预防作用 。故孕妇使用应慎重 。⑵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 。药物相互作用⑴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两性霉素B(静脉用药),能降低本药的利尿作用,增加发生电解质紊乱的机会,尤其是低钾血症 。⑵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尤其是吲哚美辛,能降低本药的利尿作用,与前者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关 。⑶与拟交感胺类药物合用,利尿作用减弱 。⑷考来烯胺(消胆胺)能减少胃肠道对本药的吸收,故应在口服考来烯胺1小时前或4小时后服用本药 。⑸与多巴胺合用,利尿作用加强 。⑹与降压药合用时,利尿降压作用均加强 。⑺与抗痛风药合用时,后者应调整剂量 。⑻使抗凝药作用减弱,主要是由于利尿后机体血浆容量下降,血中凝血因子水平升高,加上利尿使肝脏血液供应改善,合成凝血因子增多 。⑼降低降糖药的作用 。⑽洋地黄类药物、胺碘酮等与本药合用时,应慎防因低钾血症引起的副作用 。⑾与锂製剂合用,因本药可减少肾脏对锂的清除,增加锂的肾毒性 。⑿乌洛托品与本药合用,其转化为甲醛受抑制,疗效下降 。⒀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与血钾下降有关 。⒁与碳酸氢钠合用,发生低氯性硷中毒机会增加 。药物过量应儘早洗胃,给予支持、对症处理,并密切随访血压、电解质和肾功能 。中毒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双氢氯噻嗪)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支皮质部对钠、氯离子的再吸收,促进氯、钠、钾离子的排泄,而产生利尿作用 。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水肿,如心、肝、肾等疾病所致的水肿和腹水及高血压等 。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半衰期10h左右,以原形由肾脏排泄,24h排出70% 。小鼠LD50口服为>800mg/kg,静脉为590mg/kg;大鼠LD50口服> 2750mg/kg 。常用量口服:治疗水肿每次25~50mg,1~2/d;治疗高血压50~75mg/d,分早晚2次服 。主要影响水盐代谢,导致低血钾症及过敏反应等 。临床表现不良反应表现如下:1.中枢神经系统如疲倦、眩晕、头昏、衰弱、无力、感觉异常、腱反射消失、精神错乱、谵妄、惊厥、休克、昏迷等 。2.消化系统口乾、口渴、噁心、呕吐、厌食、气胀、腹泻、急生胰腺炎、黄疸胆汁淤积性肝炎,有肝硬化病人可诱发肝性脑病 。3.循环系统心悸、直立性低血压,低血钾所致心律失常 。4.血液系统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5.代谢异常长期服用可致低钠血症、低氯血症和低钾血症及高尿酸血症(诱发急性痛风)、高血糖、尿糖、一过性高脂血症,偶见高钙血症 。6.其他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光敏性皮炎、急性肾炎等,视物模糊、黄视、 肌痉挛、急性肺水肿和间质水性肺炎 。部分病人有肾绞痛伴血尿、结晶尿 。治疗氢氯噻嗪中毒的治疗要点为:1.误服大剂量中毒者应立即进行催吐、洗胃 。2.补钾,根据测定的血钾值适当静滴补钾 。3.适当补充液体,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 。4.其他:对症治疗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物质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