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赵明、严恭执导电影 三毛流浪记( 二 )


1949年赵明、严恭执导电影 三毛流浪记

文章插图
贵妇演员:林榛有钱有势的贵妇人,爱撒娇使性 。她为了不让丈夫在外头养的小老婆进门,不得已买来三毛当自己的儿子好应付丈夫 。她让三毛改名为汤姆,逼他穿西装,吃西餐,学洋文,接受种种礼节教育 。

1949年赵明、严恭执导电影 三毛流浪记

文章插图
小牛儿演员:王公序上海街头的流浪儿,过着饑寒交迫、居无定所的日子,起初为争抢推三轮车的工作而与三毛大打出手 。后来在共同流浪求生的过程中与三毛结下了友谊 。
角色演员介绍参考资料幕后花絮该片是製片人韦布是头一次拍电影,导演赵明、严恭是首次执导影片,就连剪辑师傅正义也是初次独立剪辑影片 。
该片即将开拍之际,製片人韦布和原着作者张乐平分别收到了恐吓信,威胁要他们放弃拍摄该片 。但是製作人员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反而更加鼓起了斗志 。
为了演好角色,王龙基在拍片过程中一直像三毛一样赤脚生活 。
王龙基喜欢看漫画《三毛流浪记》,其中三毛喝糨糊后肚子痛的情节给他深刻印象,所以在拍喝糨糊的戏时,虽然明知糨糊桶里是藕粉,他还是不肯喝 。为打消他的顾虑,导演带领喝,而王龙基只肯抿一小口,不像饿极了的样子 。于是,当天中午剧组不许他吃饭,到下午让他自己在摄影棚找吃的,这才拍成了三毛抱着糨糊桶猛喝的镜头 。
该片中三毛的蒜头圆鼻子是泡泡糖做的,头上的三根毛是用外面粘着毛绒的三根铜丝贴在橡皮膏上,然后再贴在王龙基的光头上 。为了贴住这三根毛,每天化妆师辛汉文得给王龙基剃头,因为他来回扭动,辛汉文打了一下他的头说:“小赤佬,头勿要动 。”王龙基回嘴说:“你是——老赤佬 。”一老一小很认真地吵了一场 。结果,导演把他们吵架的情形用到了电影里,就是三毛领流浪儿大闹宴会后与贵夫对吵的戏 。
在该片中客串宴会来宾的是中叔皇、上官云珠、黄宗英、吴茵、赵丹、奇梦石、林默予等几十位演员,他们多数是不收片酬义务出演 。那场戏拍了一个星期,每天光是接送全体女演员到美发厅做头髮,就用了五辆轿车 。
该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公映的国产故事片 。
获奖记录获奖时间获奖奖项获奖方1983年第12届菲格腊·达·福日国际电影节评审奖《三毛流浪记》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百部名片(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评选)《三毛流浪记》幕后製作创作缘起1947年,从事话剧事业的韦布在亲友资助下,当上了独立电影製片人 。出于对漫画《三毛流浪记》的喜爱,他决心将其作为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搬上银幕 。他先找到国小同学陈庭鲤导演,希望由陈来执导影片 。但陈正在拍摄《丽人行》,无法抽身,为他推荐了赵明、严恭担任导演 。在冯亦代帮助下,韦布取得了《三毛流浪记》的拍摄着作权,又请阳翰笙担任编剧 。正巧阳翰笙也在考虑如何以电影手法通过贫困儿童的遭遇揭露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矛盾,便欣然同意 。而且经阳翰笙劝说,韦布同意带着已组成的摄製组加入崑仑公司 。剧本创作阳翰笙认为漫画不是一个连贯的故事,要写剧本必须重新组织结构,在漫画基础上深挖主题 。为了创作剧本,他与赵明、严恭等人曾经化装到警察局和“儿童教养所”了解流浪儿童的情况 。阳翰笙把三毛设定为出身农村,受地主迫害逃进城,目睹上海的种种罪恶 。他还曾想给《三毛流浪记》写个下集,写三毛在工厂遭受苦难,与资本家发生冲突,最后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但由于时局原因,在完成初稿后他就撤离了上海,下集的计画只能作罢 。阳翰笙所创作的剧本第一稿相当严肃,风格上与漫画相距较远 。崑仑公司艺委会和导演经过研究,认为漫画在民众中家喻户晓,所以电影形式应与漫画相近,以喜剧为宜,决定对剧本进行加工 。创作的方向上,导演赵明、严恭等认为喜剧是揭露黑暗、针砭社会落后现象的有力武器,既要引人发笑,又不能低级趣味,他们把卓别林的喜剧作为效仿对象 。因为阳翰笙已不在上海,崑仑便请陈白尘代为修改剧本,不料,陈修改一遍后也离开了上海,剧本又由李天济接手继续进行修改 。演员选择三毛的扮演者王龙基是作曲家王云阶的儿子,他曾因父亲失业,有过一段饑寒交迫的生活体验,1949年初春,王龙集试镜一次就成功当选为主演“三毛” 。主创人员带他到苏州河畔和小乞丐一起搬运粮车、抢饭店拿出来的剩饭 。王龙基和流浪儿交上了朋友,熟悉了他们的辛酸经历 。但是王龙基年纪小又顽皮,为让他适应片场的生活规律,赵明和严恭在徵得家长同意,让他到电影厂与二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还订了一份“契约”,约法三章,让王龙基捺手印 。两个结尾影片于1949年4月1日开拍,摄製进入尾声时正是上海解放前夕,社会局势不稳,摄製组决定停机,保存好全部胶片,全体人员分散隐蔽準备迎接解放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三毛流浪记》恢复拍摄 。创作人员日夜加班,崑仑公司动员多位导演帮助他们进行后期製作 。为了抒发欢庆解放的欢乐心情,剧组补拍了三毛参加庆祝解放大游行的结局 。这也使得该片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部跨越了两个时代、拥有两个结尾的影片 。製作发行上映国家/地区上映时间中国1949年12月中国1958年(重新发行)中国1980年(重新发行)法国1981年5月(坎城电影节)中国香港1981年7月德国1982年10月(曼海姆电影节)葡萄牙1983年9月(菲格腊·达·福日国际电影节)中国2019年6月18日(4K修复版,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影片评价该片是诸多系列“三毛”作品中最出色的一部,它不仅仅描写了三毛的受苦受难,同时赋予了三毛不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聪明机灵的不畏强暴的顽强性格,始终没有丧失生活的勇气,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三毛和小伙伴们是有前途的,他们必将可以等到胜利的那一天 。影片的风格并非一味的悽苦,而是保持了讽刺和幽默的漫画特色 。三毛和他的流浪伙伴在"四四儿童节"的遭遇堪称其中点睛之笔 。小演员王龙基活灵活现的表演,值得讚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