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理类型很多,煤系中常见的层理有块状层理,韵律层理,粒序层理,水平层理,平行层理,脉状、波状及透镜状层理和斜层理等 。块状层理层内物质均匀,不显细层构造的层理 。一般认为,它由快速堆积、沉积物来不及分异形成,在泥岩及厚层的粗碎屑岩中常见 。腐泥煤、腐植腐泥煤也常具块状构造,是在滞水条件下,植物有机质缓慢而均匀地沉澱而形成 。韵律层理由平行或近于平行的、从数毫米至数厘米厚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岩性、颜色层重複互层组成的层理 。常见砂质(包括粉砂)和泥质层的韵律互层,称为砂泥互层层理 。韵律层理的成因很多,既有由潮汐流周期变化形成的潮汐韵律层理,也有由气候季节性变化形成的浅色层与深色层的成对互层,即季节性韵律层理; 还有由浊流沉积形成的复理石韵律层理等 。粒序层理又称递变层理,多数情况下,从层的底部至顶部,沉积物粒度由粗逐渐变细,称正粒序;也有少数由细逐渐变粗的,称逆粒序 。粒序层理底部常有一冲刷面或呈突变接触,内部除了粒度渐变外,不具任何纹层 。粒序层理是由悬移搬运的沉积物在搬运过程中,因流动强度减小,流水携带能力减弱,沉积物按粒度大小依次先后沉降而形成 。粒序层理是浊积岩中的一种特徵性的层理,携带有大量悬浮物的河流、海流、潮汐流沉积,以及冰川季节性融化的冰湖沉积,都可形成粒序层理 。水平层理细层平直并与层面平行,连续或断续,厚约0.1mm至数毫米,主要见于泥质岩、粉砂岩、煤和泥晶灰岩中 。它是在比较弱的水动力条件下由悬浮物沉积而成 。因此,出现在湖泊深水区、潟湖、泥炭沼泽及滨外等低能的环境中 。平行层理在外貌上与水平层理极相似,是在水浅流急的条件下,由平坦的床沙迁移,在床面上连续滚动的砂粒产生粗细分离而显示出的水平细层,由砂质沉积迅速转变为泥质沉积时,沿层理面易剥开,在砂质顶面上可见到剥离线理构造 (Parting lineation struc-ture) 。平行层理一般出现在河道和海滩等急流及高能量环境中 。脉状、波状及透镜状层理层内为波状薄泥纹层和砂纹层的互层 。当以砂质为主,泥质物仅呈脉状保存在砂质波痕的波谷中时,称脉状层理;当砂、泥同等发育并都呈连续的波状层时,称波状层理; 当以泥质为主,砂质呈凸透镜状分布时,称透镜状层理 。它们都在水流或波浪活动期和静水期相互交替的条件下形成,常见于潮间带、潮下带、湖滨和三角洲前缘及河漫滩沉积物中 。斜层理由一系列与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 。其细层的倾斜方向,指向水流方向 。这种层理常出现于碎屑岩中 。根据细层倾斜方向的不同,斜层理又可分为单向斜层理和交错斜层理 。单向斜层理的细层都向同一方向倾斜、交错斜层理的细层的倾斜方向则多变,反映了水流方向经常改变的特点 。交错层理根据层系的形状不同,通常分为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波状交错层理等;按层系厚度不同,则可分为小型(<3cm)交错层理、中型(3~10cm)交错层理、大型 (10~200cm)交错层理、特大型 (>200cm)交错层理 。交错层理可有不同的成因,除由沙纹、沙浪、沙丘、床沙形态迁移而形成的小型、中型、大型交错层理外,还有由蛇曲河的边滩和海滩滩面侧向加积、风成沙丘迁移等形成的大型、特大型交错层理 。层面构造保存在岩层层面上的各种构造和铸模的总称 。有的在岩层顶面上,主要有波痕、剥离线理等;有的在岩层底面上,特别是在下伏层为泥岩的砂岩底面上成铸模保存下来,主要有沟模、槽模、跳模、刷模和锥模 。层面构造多为流动成因 。波痕沉积物或沉积岩层最为常见的上层面构造之一,它是由于流体作用在非粘性沉积物表面形成的一种有规律的波状起伏现象,多见于砂岩、粉砂岩和颗粒灰岩的层面上 。波痕在剖面上为起伏相间的峰和谷,在平面上则由一系列互相平行或分叉的波峰或波谷组成 。其延伸方向垂直于流体运动方向 。习惯上,用垂直波脊的剖面来描述波痕的特徵 。组成波痕的形态要素包括峰顶、谷底、折点、波长、波高、迎流坡、背流坡、波峰和波谷(图3),并用波痕指数RI=L/H表示波痕相对高度和起伏情况; 用波痕对称指数RSI=L1/L2表示波痕的对称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