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影像见证“悬崖天梯少年”走出大山历程 世界之最悬崖天梯图片( 二 )


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10岁的蒙科佑在上学途中,坐在悬崖边上休息(2012年9月5日摄) 。
同样的山路 多样的人生
十一年前,蒙宣汰希望能尽早出去闯荡,打工挣钱养父母 。
在他的记忆中,包括爸爸蒙桂苏在内的父辈们,大多常年外出打工 。每年春节前,爸爸都要背着沉重的行囊和年货走山路回家,不管有多晚,蒙宣汰和哥哥都会守在门口等候,遥望远处的山坳:一年没见面的爸爸变什么样了,他带回了什么礼物……
小学未毕业的蒙桂苏,希望孩子不要再重复父辈走过的路,因为他的人生之路告诉他,没有文化,就没有未来 。
“竭尽所能送孩子们去读书”是蒙桂苏最朴素的想法 。
那时候,哥哥蒙宣任说,他的梦想是考上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 。
蒙秋艳说,每次爬悬崖,她都觉得很危险,特别是雨天路滑时,需要手脚并用,提心吊胆地通过 。
一定要努力读书,走出大山,这个梦想一直在支撑着蒙秋艳 。
伴随着孩子们的长大,大山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乡村振兴不断推进,大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天路路网工程”让孩子们的上学路不再艰险;“营养改善工程”让孩子们告别黄豆拌饭;“攻坚大通铺工程”改善了孩子们的住宿条件 。
十一年来,大山早已旧貌换新颜,温暖着少年成长路 。
2021年,蒙秋艳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广西医科大学 。同年,蒙宣任也考上了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19岁的弟弟蒙宣汰技校毕业后在广东一家汽修厂上班 。
2023年5月27日,22岁的蒙秋艳站在她就读的广西医科大学校门口(新华社发) 。
蒙宣任(左)和蒙宣汰骑摩托车经过悬梯下方的隧道(2023年1月20日摄) 。2014年,隧道打通、公路修通后,“天梯上学路”成为历史 。
蒙宣任(中左)、蒙宣汰(中右)兄弟在家中吃团圆饭(2023年1月20日摄) 。
当年一起爬天梯悬崖上学的小伙伴们,如今也都长大了 。21岁的蒙富松从卫校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村医;21岁的蒙科佑即将从技校毕业,他希望能挣钱供弟弟妹妹读书,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19岁的蒙丽丹即将参加高考,希望以后能回到大山里当老师;18岁的蒙文超和蒙俐谷正在县城读高二,他们最大的梦想是一年后考上理想的大学……
上图为2023年5月24日,村医蒙富松站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卫生所前(新华社采访人员胡星宇摄);下图为2012年9月5日,10岁的蒙富松(右一)爬悬崖去学校读书(新华社采访人员黄孝邦摄) 。
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即将从技校毕业的蒙科佑站在家门口(2023年1月16日摄) 。
拼版照片:左图为2012年9月3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8岁的蒙丽丹(右一)爬悬崖去学校读书;右图为2023年5月20日,蒙丽丹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三成人礼上(新华社采访人员胡星宇摄)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1月26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大化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二学生蒙文超站在家里,身后的墙上贴满奖状;下图为2012年9月5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7岁的蒙文超(左一)放学后爬悬崖回家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5月20日,蒙俐谷在大化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高二年级教室里学习(新华社采访人员胡星宇摄);下图为2012年9月3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7岁的蒙俐谷(右一)爬悬崖去学校读书(新华社采访人员黄孝邦摄) 。
你爬悬崖天梯上学 我来翻山越岭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