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城( 三 )


湖城

文章插图
范仲淹画像 第三位是洪迈 。洪氏父子历史上很有名气,就是父亲洪皓及洪迈、洪适、洪遵三兄弟 。洪迈大家可能知道,毛泽东主席身最爱读的一本书《容斋随笔》,作者就是洪迈 。这本书在历史上的评价很高,咱们就不详说 。洪皓民族气节另人敬仰,南宋时期出使金国,被中国誉为“ 苏武第二”的人物,在金国羁押了几十年,但始终不改民族气节 。第四位是江万里 。他是南宋的宰相,鄱阳人,他一生忧国忧民,忠心报国,晚年因对南宋朝廷失望,告老还乡,在现在鄱阳县城芝山公园附近隐居 。他在门前挖了一个池塘,名字叫止水池,并建了一个止水亭 。当他得知南宋灭亡的讯息,便带着全家17口跳进了止水池,表达了深深的爱国情怀 。现在大家到芝山还可以看到止水池和止水亭 。在止水亭上有一首诗,“街亭引水四周周,越雨潇潇乱打红,荷叶小看沿不湿,劝您误听五更风” 。这首诗的意思是,半夜听到了雨打落在屋顶,就想像到可能在北方发生的战争,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 。第五位是姜夔 。他是中国古代的大文人,他家就在鄱阳县城的姜家坝村 。这是我讲的代表鄱阳人文文化的五个人 。下面我再讲一件能够代表鄱阳人文文化的事 。有这幺一首诗,可能很多江西人都知道,“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讲的是一个人的命运问题 。当时的知州范仲淹对老百姓非常关怀,有一个穷书生就向范仲淹说“我很穷,没有饭吃” 。范仲淹对他说“我给你钱恐怕也解决不了问题,我给你一些纸,你就到鄱阳的荐福碑去拓碑 。这个碑上的字是欧阳询所写 。”那个时候拓碑能够卖钱,就靠拓碑都能够养家餬口 。这个穷困潦倒的书生第二天正準备去拓碑,但在头天晚上一声雷击把荐福碑轰碎了 。倒霉的人偏偏碰到倒霉的事 。
湖城

文章插图
姜夔画像鄱阳历史上人才辈出,这种爱国、热情、创造的人文文化深深感染着鄱阳人民 。所以鄱阳县也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精神,一是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万涧蓄水成大川,体现了鄱阳的大开放、大发展 。二是吐故纳新的创新精神,鄱阳湖的水永远吐故纳新,奔腾不息 。三是滴水穿石的执着精神,鄱阳人民几千年来孜孜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这种执着充分体现了鄱阳人民坚毅的性格 。四是润泽万物的奉献精神 。这种精神都和鄱阳湖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係 。我县成立了鄱阳湖文化研究会,专门研究鄱阳湖文化 。因为一个地方的发展,没有文化底蕴,没有文化作承载,那幺这个地方的凝聚力就不够,发展就不会长久 。湖城建设2011年3月8日,省委、省政府在人民大会堂向全国宣布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把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有机结合的重大战略 。从历史上来看,它将会为江西发展赢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同时也是贯彻党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 。鄱阳县与鄱阳湖同根、同祖、同名,在这样重大的历史进程当中,鄱阳县自然不会自甘落后 。所以我县提出要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先行区、示範区和快速崛起区 。湖城规划中国湖城鄱阳拥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境内的湖泊数量在全国最多、生态最好 。除了鄱阳湖之外还有1067个自然湖和人工湖,而且水质都在2级以上 。目前,世界上将近200多个国家,最缺水的13个国家其中就有中国 。而我县拥有这幺多的生态良好的湖泊,这是我们的骄傲 。我们对自己家乡的描述是“浪花上的城市,鸟语下的乡村” 。在县城中有5大湖,总计6平方公里 。鄱阳有大量的候鸟,冬季来临时,小天鹅、白鹤、大雁、黑鹳等大量的候鸟来这里栖息,其中国家2级以上保护动物有60多种 。候鸟能选择环境最优美、生态最良好的地方生活,所以留在了鄱阳湖,留在了鄱阳县 。我县总体发展战略思路是以中国湖城为城市定位,以鄱阳湖资源为依託,努力建设湖产业名城、湖文化名城、湖旅游名城、湖宜居名城 。通过四大名城的建设,来实现打造中国湖城的目标 。到那个时候,鄱阳就到了“天蓝水清、树秀花艳、鸟美鱼鲜、湖甲天下”的境界 。生态经济很多人认为“生态不经济,济经济不生态” 。认为保护生态肯定赚不到钱,肯定不能发展经 济,发展经济肯定要破坏生态 。那幺究竟有没有既保护生态又发展经济的路子呢?我认为有,而且我们也是这样做的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在产业选择方面,我们把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拒之门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