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通|怎样改变命运是“人不可命争”吗这个故事告诉你答案

汉文帝时,宠臣邓通恩幸无比。然而,当时著名相士许负,看那邓通的面相,有纵理文入口,必当穷饿而死。文帝听说了,大怒说道:“富贵由我!谁能让邓通变穷?”于是把四川的铜山赐予邓通,并且让邓通自行铸钱。当时,邓通所铸之钱,遍布天下,其富贵可想而知。一天,文帝偶然长了一个疮,脓血迸流,疼痛难忍。邓通见了,跪下给文帝用口吸吮,文帝觉得爽快,顺口问道:“天下至爱者是何人?”邓通答道:“莫如父子。”恰巧太子进宫探视文帝,文帝也叫他吸吮脓疮,太子推辞说:“儿臣刚吃了海鲜,恐怕不宜近圣体。”太子出去后,文帝叹道:“至爱莫如父子,尚且不肯为我吮疮,邓通爱我胜如父子。”从此更加恩宠邓通。
邓通|怎样改变命运是“人不可命争”吗这个故事告诉你答案
文章插图
太子听说了文帝的话,深恨邓通吮疮献媚之事。文帝驾崩后,太子即位,是为景帝。景帝便以邓通吮疮献媚,坏乱钱法治其罪。抄没邓通的家产,把他关在狱中,不给他吃饭,邓通果然饿死。后,景帝的时候,丞相周亚夫也有纵理文在口。景帝忌他威名,寻他的罪过,下在廷尉狱中。周亚夫心中怨恨,绝食而死。这两个人曾经极其富贵,可犯了饿死之相,果然不得善终。
邓通|怎样改变命运是“人不可命争”吗这个故事告诉你答案
文章插图
虽然如此,可是面相不如心相,有很多上等贵相的人,做下“亏心事”,损了阴德,反而不得好结果。也有犯着恶相的,却因心地端正,积了阴功,因祸得福。所以说:要想好命,保持好心是最重要的!唐朝的裴度,少年时,就贫落不堪。有人相他的面相,说他纵理纹入口,后当饿死。一次他游香山寺,于井亭的栏杆上拾得三条宝带。裴度心想:“这肯定是有人遗忘在这里的,我命中应该饿死,岂能有此命运得到这些宝物,再说也不可贪婪别人的东西,坏了心地。”于是就坐在那里等。不一会,一个年轻的妇人,啼哭而来。说道:“老父被人诬陷,关在狱中,借了三条宝带,要去赎罪。特来寺中烧香,祈求神灵庇佑,没想到遗忘在此。如有人拾取,可怜我成全老父的性命。”裴度,于是将三条宝带奉还。
邓通|怎样改变命运是“人不可命争”吗这个故事告诉你答案
文章插图
他日,裴度又遇那相士。相士审视良久大惊道:“足下骨法全改,非昔日饿莩之相,难道做了什么阴德之事吗?”裴度推辞说没有。相士说:“你好好想想,必定有救人性命之事。”裴度便把还宝带一事说了。相士又说:“此乃大阴功,他日富贵双全,现在可提前祝贺你了。”后来裴度果然进士及第,位至宰相,寿到耄耋之年。接下来继续说裴度。唐宪宗皇帝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裴度率兵平定了淮西吴元济的叛乱,因文治武功,入朝为相,敕封“晋国公”。这时候唐宪宗见内外皆安,便大兴土木,求长生不老之法。
邓通|怎样改变命运是“人不可命争”吗这个故事告诉你答案
文章插图
裴度屡次进谏,宪宗不听。这时又有佞臣皇甫瑼、程异投其所好,与裴度同为同平章事。裴度羞与他们为伍,上表请求“退休”,宪宗不允,反说裴度有“朋党”之嫌,渐渐有了猜忌之心。裴度也感觉自己的功名太盛,于是基本不参与朝政,终日纵情“酒色”,以求自保。本来这是一种自保之法,奈何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他到没什么,不过下面的人可抓住这个机会投其所好,争相寻觅歌女舞女求得这个老宰相的欢心。话说在晋州万泉县,有一个叫唐璧的,初任括州龙宗县尉,后又任越州会会稽丞。与同乡黄太学的女儿小娥定下婚约。因小娥年龄小,待字闺中。等长大到了年龄,唐璧又在南方任职,因此耽误了婚事。小娥年龄二九,生的脸似堆花,体如琢玉,又通于音律,凡是萧管琵琶一类的乐器无所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