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辞彙 狄( 二 )


汉字辞彙 狄

文章插图
狄文字考据汉族学者释“狄”,多从字形字义和字的结构上探讨 。系从犬,从火,从犬 戎之族,从拜火之俗 。“狄”来源于民族语言,与汉文字形字义并无联繫,用 汉字释义殊有南辕北辙之嫌,越深入则越牵强 。“狄”字是狄历的简称,汉魏以 降称丁零,字虽易,音未变 。各史写法不一,有写丁令、丁灵者,有解释丁零、 丁灵为不同种族者,所释皆非 。丁零、丁令、丁灵皆一音同义,一语的异书,皆 读做“颠连”,是北方民族语中对“天”的尊誉 。如:称天山为祁连山,刘勃勃 改姓赫连,谓:“王者系天为子,是为徽赫,实与天连,今改姓赫连氏,庶协皇 天之意 。”(见《十六国秦秋·夏录·赫连勃勃》 。)狄历、丁零、祁连、赫连 皆“颠连”之读音 。狄历居北方,史称北狄,即“流共工于幽陵,以燮北狄”( 见《史记·五帝本纪》“舜归而言帝曰……” 。)之“北狄” 。凡是叙述蒙古民 族历史之经典着作,皆以“北狄”为蒙古民族之始 。《多桑蒙古史》第一章云: “在远古之时,中亚游牧民族概名之曰‘北狄’” 。《蒙古源流》和《蒙古大黄册》也说:“东渡腾吉思海,行至布尔汗哈勒都纳出,逢‘北狄’人众 。”翦伯赞着《中国史纲》(见翦伯赞《中国史纲》第2卷,第13页,三联书店,1950年 。) 云:“残留在蒙古高原瀚海盆地一带的人群,一部分北徙贝加尔湖沿岸,成为鞑靼人(这里的鞑靼人指的是祖居贝加尔湖的蒙古先民 。)的祖先 。另一部分已沿黑龙江东徙……再有一部分则向北陕北部一带南徙,成为北狄的祖先”,“大约 在纪元前一千七百年代,在正北一带如蒙古、察哈尔、热河、绥远、山西、河北北部,北及贝加尔湖,东至黑龙江流域布满了诸狄 。”(见翦伯赞《中国史纲》第2卷,第159页,三联书店,1950年 。)《魏书·高车传》云:“高车,盖古赤狄之种,初号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 。”这短短的四句,却说出了不同时期的狄历与丁零 。《墨子·节葬篇》有八狄之说 。赤狄最大,白狄次之 。长狄等诸狄在历史的进程中隐退了 。高车是赤狄之族 。所谓“高车”,是他称,称呼乘高轮车的人 。敕勒是蒙古语“车”的音译,亦有写做“铁勒”的 。所谓“高车丁零”不是两个孤立的称谓,而是乘高轮车的丁零人,以与远古的北丁零区别之 。此篇记事虽名之为《高车传》,实乃乘高轮车的丁零之历史 。狄历虽有赤白之分,丁零虽有乘车骑马之别,然狄历、丁零源出一系,有小别而无大异 。高车之俗虽属赤狄,与白狄蒙古亦大略相同 。所不同者一尚赤,一尚白,习俗略 有小异而已 。
汉字辞彙 狄

文章插图
狄周武王组织各部联军,进商之都城朝歌,亡纣灭殷,周部族统治了中原,诸狄之族随灭殷大军南下,在山西、河北、陕西、河南等许多地方建立诸狄之国,与中国诸侯角逐,也曾闹得天翻地覆 。颠覆过朝廷,杀过周王 。但也曾与周室联姻与诸侯结亲 。经过八百年的兼併融合,诸狄之国先后并于诸侯,诸侯并其地,并融其人 。《中国史纲》云:“以戎与狄最富有历史活力,在春秋时把黄河中游一带闹得天翻地覆 。由于燕赵的强盛,北狄之人,除一部分在河北定县建立了一个中山国,其余大部分退出中原回到蒙古 。”《史记·匈奴传》云:“唐虞以上, 有山戎、猃狁、荤粥,居北北蛮 。”服虔注曰”尧时曰荤粥,周曰猃狁,秦曰匈奴 。”荤粥又写作獯鬻、薰育 。猃狁又写作[犭严]狁、严允 。这两个族称同时出现在唐虞以上,很明显的是两个民族同时并存 。服虔又说:“尧时曰荤粥,周曰猃狁,秦曰匈奴”,是一个民族在不同时代的不同称谓 。近世学者考证,亦谓荤粥、猃狁、匈奴是一个民族 。姓氏1、是以族命名的姓氏 。源于周代 。周代的时候狄人活动于北方的齐、鲁、晋、卫之间 。后世的子孙于是以族名为自己的姓氏,称为狄氏 。2、是以国为氏的姓氏 。出自参卢氏,为炎帝的后裔 。他们的始祖叫做孝伯,又叫做考伯 。发源于山东省境内 。孝伯是炎帝姜氏的后裔,因为在参卢居住,所以又叫做参卢氏 。周成王封他于狄成(今天的山东省高青县南),他在那里建立了狄国 。这个国家灭亡以后,国人便以国为氏,姓狄 。3、出自北方和西方民族的高车氏,汉化改姓,据《北史》记载,中国的西北部有回鹘族,其中有一支叫高车氏的,后来分化出来改叫狄姓 。4、唐昭宗赐姓 。根据《五代史》的记载,唐昭宗的时候,曾经捕获契丹族的首领杨隐 。【关于狄姓】狄姓起源于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 。由于狄姓是我国姓氏当中比较罕见的姓氏,所以相关的史料记载并不多见,说法也是不尽统一 。狄,在古代是北方部族的泛称 。商朝时狄人活动于今甘肃、陕西、宁夏内蒙一带 。周朝的祖先在古公坛父为首领时,在陕西豳地(今旬邑县)发展农耕,经常受到周围戌人、狄人侵扰,于是沿渭水而下迁居周原(今陕西省歧山县),后发展成周国,儿子季历即位后,打败了戌族、狄族的侵扰,周国逐渐强大起来 。当时狄族部落众多,以赤狄、白狄、长狄最着 。赤狄,隗姓,在殷及西周的西北部,当时也称鬼方(辞海称鬼方为殷周部族名 。)各种史书都有殷周攻伐鬼方的记载 。春秋初,赤狄东出秦、晋之地而入于晋,并据太行而建“群国”,其势力大盛,后又东向灭掉刑国(今邢台)、卫国(今河南省淇县) 。是后狄人西扰周、晋,并与周王子 带 勾结,将周襄王逐出王都 。晋文公出兵勤王,大败狄师,杀叔带 。狄乃东渡黄河,进入河南山东,侵扰宋、卫、齐、鲁 。后赤狄内部发生分裂而衰落,被周边国家侵占驱逐 。白狄原同秦同住雍州一带,在晋国西,后亦渐徙晋东、鲁西,建立多个小国,其中以河北中部的肥、鼓、鲜虞三国最大 。春秋末鲜虞改称中山,战国时成为与燕、赵、韩同时称王的千乘之国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河北平山县出土中山王墓及中山国都遗址的文物,说明当时狄人融于华夏文化之中 。汉朝,置狄道(道即县也,少数民族居住的称道)属陇西郡 。以地居狄族而名 。晋朝改为武始县 。隋复为狄道,属兰州 。唐天宝三年置狄道郡 。故城在今甘肃临洮县 。(《汉书·地理志·下》有记载) 。公元前的一千年,狄人一直活跃于今陕、甘、宁、内蒙鄂尔多斯以及河南、河北、山西和山东西部一带 。公元后才销声匿迹 。狄族和狄姓虽然没有直接关係,但周成王封狄城肯定同当时强盛的狄人有关 。据明嘉靖甲午(1534年)修的狄氏家谱记载:“梁公(即狄仁杰)出于太原,吾郡之狄,则由太原而迁闽,由闽而迁太 。”狄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