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二 )

国家级科研机构
国家实验室1个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国家科学中心1个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筹)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雷射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製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外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国防重点实验室1个多谱信息处理国防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雷射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製造装备数位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信息化(CAD)套用支撑软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国家安全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生物晶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建方之一)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下一代网际网路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111计画)光电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分子生物物理创新引智基地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对策研究创新引智基地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1个华中科技大学(千人计画基地)其他国家级科研机构9个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武汉引力与固体潮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平台武汉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国家能源煤炭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发(实验)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基地“985工程”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武汉研究基地) 省部级科研机构共6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3个智慧型製造技术、图像信息处理与智慧型控制、信息存储系统、生物医学光子学、基本物理量测量、器官移植、环境与健康、聚变与电磁新技术、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分子生物物理、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生物靶向治疗、肿瘤侵袭转移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住建部重点实验室1个给排水住建部重点实验室卫生部重点实验室2个器官移植、呼吸系统疾病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4个病理生理、骨代谢、针灸神经生物学、中药药理等 。环保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环境保护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敏感陶瓷、数据存储系统与技术、电力安全与高效利用、新型电机与特种电磁装备、能源动力装置节能减排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研究中心2个製造技术国际标準、磁约束核聚变等教育部研究中心 。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3个机械设计与製造、生物医学光子学、煤燃烧等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部级研究中心(所)4个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华中地区网路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武汉)、华工自动控制研究所、计画生育研究所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6个引力与量子物理、集群与格线计算、智慧型网际网路技术、数字流域科学与技术、肿瘤侵袭转移、电力安全与高效、生物信息与分子成像、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生物靶向治疗、生物无机化学与药物、材料化学与服役失效、分子影像、控制结构、天然药物化学与资源评价、船舶和海洋水动力学、工程结构分析与安全评定等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资料库、纳米药物、电子製造装备等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1个湖北省光电测试技术服务中心 。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院校发展研究中心、现代信息管理研究中心、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媒介技术与传播发展研究中心、区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健康服务研究中心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理论经济学、教育学、哲学、新闻传播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水利工程 、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 。学科建设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学、生物物理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系统结构、水利水电工程、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呼吸系病)、外科学(普外)、妇产科学、内科学(血液病)、外科学(泌尿外)、麻醉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通信与信息系统、内科学(传染病)、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中西医结合基础、 药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人才培养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挥示範作用,华中科技大学与业界共同创办“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 。启明学院秉承“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遵循“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未来杰出人才 。本科教育全校现有本科专业94个,华中科技大学将按照“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思路,高举“团结、求实、创新、进取”的旗帜,继续加强本科教学工作,“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祖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研究生教育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 。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现有2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留学生教育现在华中科技大学正努力向着“国际化”方向的发展,学校重视留学生教育,为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继续教育学校成人教育学院创办于1956 年,是我国开展成人高等教育较早的高校之一 。经过五十多年的探索,现已形成以学历教育为基础,函授、夜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全日制脱产教育、岗位培训和大学后继续教育等多形式、多层次、多学科和多渠道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体系和发展格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量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师资力量华中科技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为中坚的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000余人,其中有教授1062人,副教授1380人,博士生导师897人 。其中,拥有院士24人(含双聘院士1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5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千人计划”入选者27人,“外专千人计画”入选者3人,“青年千人计画”入选者9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6人、讲座教授30人 ,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5人,“973计画”项目首席科学家11人,重大科学研究计画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入选者18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学科领域学术大师云集,教育家朱九思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卓越开拓者,教育家杨叔子掀起了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风暴,经济学家张培刚被尊称为“发展经济学之父”,哲学家涂又光、邓晓芒引领着社会思想进程和精神建构,高等教育专家刘献君开创了高等教育学科“院校研究”的新方向,中青年法学家易继明通过《私法》砥砺学术、激荡社会,社会学专家贺雪峰、吴毅建立起了研究中国乡村治理的“华中乡土学派”,新闻传播学专家吴廷俊、张昆引领了新闻传播的新方向 。国际合作部分合作办学高校多伦多大学 滑铁卢大学恒生国际商学院美国波士顿大学加拿大国家研究院(NRC)昆士兰大学卧龙岗大学悉尼科技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巴黎高科巴黎六大巴黎高等电子学院英国伯明罕大学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庆应大学名古屋大学日本大学医学部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延世大学岭南大学历史渊源原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原直属国家教育部 。前身为原高等教育部于1953年创建的华中工学院 。1953年5月,高等教育部决定将筹建中的华中工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合併为一校,撤销中南动力学院的建制 。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原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4所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併组成;设机械製造工程、金属切削工艺及其工具、汽车、内燃机、水力动力装置、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设备)、电机与电器、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8个本科专业,金工、铸造、汽车修理与维护、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4个专修科;1953年5月,华中工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查谦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刘乾才、朱九思为副主任;1953年9月11日,建校工程在武昌喻家山南麓破土动工;1953年10月15日,华中工学院成立大会和开学典礼在武昌举行;1954年8月中旬,全校师生员工会师武昌喻家山,完成搬迁集中工作;1955年,国务院任命查谦教授为华中工学院第一任校长;1955年9月,汽车专业併到长春汽车拖拉机工程学院(原吉林工业大学前身,现吉林大学前身之一);1957年,恢复汽车、内燃机等专业;1958年,汽车、拖拉机、内燃机等专业整体调整到新组建的武汉工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前身之一);1966年,整体实力有较大提高,6个系、20个本科专业、教师1097人、职工1664人、在校学生6087人、年度科研经费90万元;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66年至1976年,在经过“文革”初期的混乱局面之后,对“左”的错误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用各种不同方式进行抵制和斗争,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办好学校而奋斗 。期间,由于军宣队指挥长刘崑山、学校副校长朱九思等人的努力,实现三个“没有”:学校主要领导人没有变、师资队伍没有散、科研教学设备没有滥,教师、干部受伤害较少;1971年,武汉机械学院停办,部分专业和300多名教职工併入华中工学院;1972年至1979年,共收留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600多名,不仅为民族发展、国家建设保护了优秀的专业人才,也为改革开放后学校的大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70年代末80年代初,“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前面”、“把学校办成以理工为基础的综合大学”、“根据该校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实现3个转变:从教学中心向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转变;从以工科为主转变为理、工、文、管综合组成的大学;在培养好大学生的同时,把研究生的培养提到重要位置”等办学思路提出 。期间,先后设立了雷射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微波技术等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理工结合的技术学科专业;创办了系统工程、生物力学、工程热物理、建筑学等综合性和边缘性学科专业;设立了工程力学、套用数学、套用化学和套用物理专业 。大胆突破文、理、工分家的办学模式,顶住压力,在全国理工科大学中率先创办文科 。1979年,第一个文科研究机构——中国语言研究所成立;1980年,成立哲学研究所;1981年,成立经济学研究所1981年,成立社会学研究所;1983年,设立新闻学专业;1987年,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1979年,成立管理工程系;1983年,设立技术经济专业,成立经济系;1984年,已开设包括理科、文科、工科和管理学科的4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新型综合性大学的基本轮廓,初步实现了以工为基础,理、工、文、管相结合向综合化发展的目标;1982年初,发动全校师生员工认真讨论,将建校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归纳成8个字:“团结、求实、严谨、进取”,并作为华中工学院的校风;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当年招收研究生181人;1984年4月,首批试办研究生院(共22所);1996年2月,首批获準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共10所);1984年,领导班子换届,黄树槐任校长;1985年,开设少年班,至2000年停办时共培养了约500名少年大学生;1986年,明确提出“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办学活力,着重提高水平”的办学思路和创办第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1988年1月,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1988年、199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种,国家级优秀奖7种,部级一等奖18种;1989年、1993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级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5项;1994年,成立研究生院10年:博士学位点31个,博士导师111人,7个博后流动站,硕士学位点76个;199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710人,博士研究生178人,在校研究生达到2232人,比1978年增长了12倍;1994年,科研经费达到7640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60倍,居国家教委直属高校第4位;1993年,国内发表论文达1032篇,“首次突破国内发表论文数1000篇”,位居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第1位 。被E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ISTP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SC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11位 。1994年,第一个通过原国家教委组织的对直属高校的校园、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大检查,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特别奖,是获得特别奖的唯一高校;1994年,率先在全国大学生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举办人文讲座; 1995年,实行学分制;1995年,全国高校研究生院综合评估,名列第9,受到国家教委表彰;1995年,顺利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被评为优秀;1996年和1997年,党政领导班子相继换届;1997年,第一个在全国高校中创办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997年,《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显示,学校在中国大学工科排名中居第5位,在自然科学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9位,在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8位;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第二期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再次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1999年,因在CIMS方面的突出成就,学校荣膺1999年度国际製造工程师协会(SME)颁发的“大学领先奖”(成为继1994年清华大学获奖后中国高校第二次获得该奖 。同一个国家有两所大学获此奖项,除美国外,只有中国 。);2000年,与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併,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原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原直属国家卫生部 。前身为德国医师宝隆博士于1907年创建的上海德文医学堂 。1893年,德国海军舰医埃里希·宝隆到上海,建立“德医公会”;1900年,宝隆创办“同济医院”,医师大多来自“德医公会”;1907年10月1日,上海德文医学堂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改名“同济医工学堂”;1917年4月23日起,直属教育部领导;1917年12月,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4年5月20日,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含医学院和工学院;1927年,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1937年,先后增设了文、理、法等学院,成为一所综合性国立大学;1950年2月,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内迁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併,命名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6月,汉口协和医院划归中南同济医学院作为附属医院;1955年8月,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7月,武汉医学院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与原华中理工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併,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原直属国家建设部 。前身为清末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工艺学堂” 。1898年,湖北工艺学堂创建;1907年,湖北工艺学堂更名为湖北中等工业学堂;1913年,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更名为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1922年,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更名为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1926年,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湖北省高级商科中学校、湖北省立第五中学组建湖北省立第二中学;1927年,湖北省立第二中学(汉阳工科分校及国中部)改建为湖北省立第三中学; 1935年,湖北省立第三中学(原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部分)更名为湖北省立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49年,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湖北省高级商业学校、湖北省女子职业学校组建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1949年,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原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部分)改建为武昌高级工业学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一分为五,在历经中南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专科学校等之后,土木建筑科的部分在1960年成立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后于1981年得以复建;1997年,获建设部与武汉市共建;2000年,与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合併,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建校纪念日合校时经各方协商,华中科技大学的建校纪念日定为全国院系调整开始的1952年10月8日,并未溯源至前身的1898年或1907年 。发展目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将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一阶段到2025年,经过20年的奋斗,实现学校第三次大发展,把华中科技大学建设成国际知名大学;第二阶段到2050年左右,在建校100周年时,把华中科技大学建设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地址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粤兴三道9号深圳华中科技大学产学研基地B座13楼校友会:深圳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