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五经( 二 )


净土五经

文章插图
阿弥陀经《阿弥陀经》是劝我们修行的,佛宣讲阿弥陀经,描述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妙果,令闻者生信、发愿、执持佛名,求生净土 。信、愿、行(执持名号),是净土法门的纲领宗旨 。具此三资粮,不论是毕生执持而现生就得「一心不乱」(非常深的禅定境界,已达生死自在,能自行决定何时往生),或临终听闻开导、至心信愿称念佛号乃至十念,皆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弥陀经摄受力甚广,因此被列入寺院晚课 。
净土五经

文章插图
念佛圆通章《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取自《楞严经》,实在是念佛法门的最妙开示:果然能够「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不假方便 。自得心开」、「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是故此章列于三经之后 。如果我们对这几句话能深深理解,对于这个法门就死心塌地了,不会再起个妄念,你心里石头落地了,你决定能够成就,而且对于念佛的功德、利益,虽然经文不长,但是这个讚叹到了极处 。
净土五经

文章插图
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行愿品》取自《华严经》,导归极乐,乃一切佛法之最终归宿,故殿后为第五经 。古大德对《无量寿经》的称讚,称为中本华严,把《无量寿经》的地位提得跟《华严经》一样高,中本华严 。大本华严是什幺?大本就是我们念的《华严经》,八十卷《华严经》 。《无量寿经》称为中本华严,小本是《阿弥陀经》,《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 。所以《华严经》到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特别是《无量寿经》一开端,就说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些菩萨们,几乎每一个人都遵修普贤大士之德 。遵是遵守,修学普贤大士之德 。普贤大士之德是什幺呢?就是十大愿王,因此我们念佛发愿求生西方净土的人,对于十大愿王要重视,要努力地来修学,从礼敬诸佛,称讚如来,到普皆回向,一定要修,这是什幺?这是上品 。上品上生的统统都修十大愿王,所以这部经加在净土四经后面,成为五经,很有道理 。
净土五经

文章插图
关于编者有人认为,印光老法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 。我们看他一生的行谊,的确很像大势至菩萨 。他把原来的净土三经加上《楞严经》、《华严经》中的两个章节,变成净土五经 。附印光大师《净土五经》跋: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而戒尤为重要 。故《观无量寿佛经》,开示净业三福:一则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则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则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初、二多属戒学,三则三学圆具 。具此三福,则净业大成,往生上品 。故于《净土五经》后,附《华严经·净行品》,及《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以期净业行者,于律仪戒之执身不作,进而得定共戒之制心不起,及道共戒之超情离念、断惑证真 。然纵得定共、道共二种实益,犹当兢兢业业,执持律仪戒,以为自利利他、维持法道之轨範 。则空解脱人,无由以大乘藉口,而因之以坏乱佛法、疑误众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