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保护青海湖水生态环境,管理局和科研机构在青海湖岸及入湖河流设置了86个水样监测点,赵邦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陪同科研人员实地取样 。“全走下来得近2000公里,6年间行程超过4.8万余公里,相当于绕了地球一圈 。”赵邦明说 。
2020年5月,赵邦明一行人前往青海湖西南侧的泉湾水质监测点取样,道路崎岖难行,无奈只能步行,一路狂风大作,吹得人东倒西歪,等回到车上,同行4人中已有3人出现了感冒症状 。回到实验室,他们顾不上休息,连夜分析水样,“时间一长,水质会发生变化,等不到天亮 。”赵邦明说 。
青海湖是维系青藏高原及我国西部大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水体 。如今,在“赵邦明们”的呵护下,哈尔盖河、泉吉河、布哈河等8条入湖河流监测水质达到Ⅱ类以上标准,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 。“有专家曾说,水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时间跨度越长,科研成果越丰富,越能揭示本质规律,这件事,值得一辈子去做 。”赵邦明说 。
护林——
“草方格就像小学生的方格作业本,只不过这次我们用绿树‘答题’”
面庞黝黑,不时用双手扒开树枝查看生长情况,嘴里还念念有词:“这株得补点水,明年会窜一大截……那几株栽得有些密了,明年得移一下……”她便是青海省海晏县草原站林业工程师石德荣 。
这里是青海湖东北岸的克图沙区,与青海湖直线距离不到2公里 。20世纪50年代起,过度放牧加之气候变化,沙区以每年十几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蔓延 。“那时,一张嘴就能咂摸出沙子的味道,沙尘暴一来,风吹得脸蛋疼,能见度还不到50米,一开始到这里参加绿化工作时,心里也犯怵 。”望着眼前郁郁葱葱的人工林,石德荣回忆往昔 。
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赶”走石德荣 。她和工友们背上干粮、搭起帐篷,“黄沙在哪里,我们就驻扎在哪里,树就种到哪里” 。但没过多久,她们就遇到了难题:刚栽下去的树苗,虽能成活,但没几天就被沙子掩盖,再也钻不出来 。
“要治沙,先得固沙” 。专家们拿出了设置草方格沙障的方案 。“稻草的柔韧度远优于麦草,但青海高寒,不生水稻,得从湖北、江苏等地购买,一亩要300斤,成本很高 。”石德荣犯了难,“不过好在县里积极争取,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等工程相继落地,国家支持力度加大,解决了后顾之忧 。”
在现场,石德荣拿起一把工人们自制的平板铁锹,在平铺的稻草中间用力一压,稻草两端竖起并拢,中段深入地下,“方格的一边就栽好了,一般地下五六公分,地上20公分,效果最好 。”石德荣用手一指远处的草方格,“草方格就像小学生的方格作业本,只不过这次我们用绿树‘答题’ 。”
在人工林中,石德荣如数家珍:“沙蒿、柠条、乌柳,别看长得小,每一株都至少有5年的树龄 。”她向采访人员传授种树的诀窍:“每年四五月份才能种树,在沙地栽树,要挖深坑,1米左右的青杨插杆要用河水浸泡20天,等根部长出白芽才能栽种 。种下后还要把枝条剪短,减少养分消耗,成活率能达到90% 。”掌握了技巧,还得有耐心 。“别看刚栽下去的树不见长,三五年之后,一年一个样 。”石德荣骄傲地说 。
“种树只是第一步,造林结束后还要进行围栏封育等,这是一项长期工作 。”石德荣自豪地说,“往年,沙尘暴持续两周是常事,如今,一个月下了五六次雨,环境越来越好!”(人民日报海外版)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