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敬老爱老 无悔付出 侯庆庆:照顾老人是我最快乐的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赵卓琪
2004年,侯庆庆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辞去稳定工作来到元新老年乐园,成为了一名普通陪护人员。17年间她吃苦耐劳,对每位老人细心照料。在担任元新老年乐园院长后,她以身作则,舍弃与家人团聚时间,与老人们同吃同住,致力于提升园区服务质量。渐渐的,受到她感召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不仅要服务老人的身,还要懂得老人的心,以真心敬老,以孝心养老,以爱心助老。”这对于侯庆庆来说是初心,亦是使命。

从义工到院长
17年间初心不改

“来大家跟我学着做手指操,1234、2234……”伴随着侯庆庆耐心的指导,老人们迅速熟练了起来,不仅动作整齐还跟着喊起了口号,元新老年乐园里一片祥和。对于侯庆庆而言,这种温情的相处,她已经经历了17年。
2003年,侯庆庆来到元新老年乐园看望朋友的父母,这是她第一次与乐园“相遇”,“当推开大门的那一刻,我就被这里的环境深深吸引了。”侯庆庆回忆说,现在她还依稀记着第一次和老人们在一起时的场景。在这里,她不仅感到身心愉悦,找回了朝气,更意识到原来还有这么多老人需要关爱。也是从那时起,侯庆庆感受到了被需要的幸福感和人生的价值,萌生了想要在此工作的想法。
说干就干,乐园没有空余岗位,就从义工做起。侯庆庆开始在工作之余到元新老年乐园照顾老人,早出晚归成了她那段时间的家常便饭。“虽然缺失了陪伴家人的时间,也只是做一些杂七杂八的活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很快乐,很幸福。”在做义工期间,侯庆庆对老人细心照料,也渐渐真切体会到了老人们的需要,更加坚定了留在这里的决心。
2004年8月,侯庆庆等到了盼望已久的通知:老年乐园有了岗位。她没有任何的犹豫,一口应了下来。尽管承担着工作违约的代价和家人的反对,她仍毅然决然地加入元新老年乐园,开始了17年的无悔付出。

6年风雨路
克服困难砥砺前行
入职元新老年乐园后的侯庆庆成为了一名护理员,虽工作繁忙,她却总是充满了干劲。每天近两小时的公交车程,每月300元的微薄收入、家里人的反对……这些在旁人眼里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于侯庆庆来说也变得没那么重要,反而觉得幸福、快乐更多。
2005年,元新老年乐园院长因身体原因离职,将院长的重担托付给了侯庆庆。“那是乐园最难的时候,资金不足,最多的时候一周有三位员工离职。”人员紧张,侯庆庆不得不亲自上阵,学习点锅炉、炒大锅菜,照顾老人,打扫园区,侯庆庆亲力亲为,将园区打理的井井有条,“只要老人们需要我就干,不嫌脏也不怕累。”就这样,元新老年乐园在侯庆庆的努力下挺过了这个坎。
“真正的转机是2010年,我们接到了第一笔政府的扶持资金10万元。”侯庆庆说,政府扶持资金的到来解决了人员不足问题,元新老年乐园也开始向好发展。6年的压力与坚持,元新老年乐园在侯庆庆的带领下真正走上了正轨。
“当时我们乐园里有一位90多岁的老奶奶,在生命垂危之际将自己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托付给了我。”这样的托付无疑是对侯庆庆工作最大的认可与信任,“现在老人的儿子在乐园里被照顾得很好,这不仅是对老人的一个交代,也让我真的感觉那些年再怎么累再怎么难都‘值了’。”

付出也是一种滋养
希望更多人加入养老服务
17个除夕佳节,侯庆庆未陪伴在家人身边;6千多日日夜夜,侯庆庆与老人同吃同住。“为老人付出的那一刻,滋养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从事养老服务工作17年的侯庆庆总结道。而这期间,侯庆庆的事迹也逐渐影响了更多的人,受她感召的爱心人士、爱心企业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