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歌献给最爱的长白山——写在大合唱《长白山交响》完成之际 混声合唱中国之最伴奏( 二 )


在徐敦广的号召下,大合唱《长白山交响》由国内知名作曲家、词作家及一批风华正茂的青年词曲作者组建起一支主创团队,会集了吉林籍著名作曲家陈受谦、李戈,省内作曲家王成竹,省内词作家牛世生、刘申五、兰春雨、张洪全等业内专家,以及吉林艺术学院教授尚德义、杨一伦,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季惠斌、教授徐占海、刘聪等高校学者 。团队先后深入长白山十余次进行调研采风,认真构思作品的乐章结构,精细架构每一乐章作品的内容,充分挖掘长白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展现长白山古老的传统文化和人文景观,歌颂我国北方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力求为我国合唱创作进行创新性的探索 。经过八次研讨商议,最终,大合唱《长白山交响》由“韵”“魂”“情”“颂”4个乐章、13首作品构成,以混声合唱、无伴奏合唱、独唱、小合唱等多种歌曲体裁形式呈现,其中包括《我的家在长白山下》《长白林海》《冰雪长白山》《英雄长白山》《长白山,我故乡的山》5首合唱作品及《天女梳妆》《长白山的美人松》《长白大峡谷》《长白山的岳桦林》《长白林海》(独唱版)《长白山我母亲的山》《长白山的杜鹃花》《白山松水情》8首独唱作品 。
主创团队深入长白山采风
大合唱《长白山交响》在遵循艺术创作规律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现代元素,在创新中凝练提升长白山的文化内涵,呈现长白山的人文情怀 。历经两年多的努力,这一项目圆满完成,令业内专家及相关学者纷纷点赞——
“长白山文化最典型的就是地域文化,还有更多的是它的遗产描述性 。长白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大合唱《长白山交响》这个题材抓得太好了,因为太需要了 。音乐是特殊的,是听觉的,是时间的,能带给人们更具有冲击力的感受 。”著名民俗学家曹保明对这部作品的立意十分认同和赞赏 。
独特的长白山景观
“大合唱《长白山交响》全方位地展现了长白山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以新时代的视角,表现了对长白山的热爱和浓郁的乡音乡情,激发了长白山儿女奔向美好明天的壮志豪情 。”词作家刘申五对这部描绘家乡的作品深有感触 。
“交响合唱题材在我国的音乐作品中并不是很多,一是工程浩大,二是组织者和创造者都需要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及把控能力,大合唱《长白山交响》无疑为这一题材增添了厚实的一笔,为我国合唱写作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 。”著名作曲家徐占海从题材的角度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
“大合唱《长白山交响》的创作会聚了近20人的团队,其中包括长期从事创作的老一辈词曲作家,也有风华正茂的中青年后启之秀,加上策划、监制、主创等,人数之众多、实力之雄厚,在我省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 。”80多岁高龄的著名作曲家尚德义对这部作品十分关注 。
“长白山是吉林的地标,是吉林人民的母亲山,有许许多多歌唱它的作品,但大合唱《长白山交响》对长白山进行的纵横歌唱前所未有,从历史到现实,全面地对长白山进行了歌唱,以山喻人,唱出了长白山的坚强气质 。”作为这部作品的主创者之一,词作家牛世生通过作品表达了自己对长白山的感情 。
大合唱《长白山交响》研讨会
“大合唱《长白山交响》将音响CD和钢琴版、管弦乐版同时出版,显示了作品的技术含量和艺术含量,具有雅俗共赏的多方关照,完全满足了高等音乐院校的教学需求,这不仅体现出主创者徐敦广的社会意识,也体现出一位教育家的文化自觉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著名作曲家刘聪从教学的角度给出了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