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丢荆州的是关羽,却是诸葛亮造成的?( 二 )


再度飘零,只有利于曹操 。
网络配图
所以刘备主张暂时不夺取有争议的荆州,先与孙吴建立联盟,同心破曹,是完全符合孙刘双方共同利益 。
以后的事实表明,诸葛亮也认识到暂时不取荆州的正确性,故能担当起与孙吴结盟的谈判并完满地达成协议的使命 。
曹操大军威逼东吴,孙权忙派人与刘备联系,刘备就毫不迟疑地派诸葛亮与之进行结盟谈判 。
建安十三年(208)十月,诸葛亮去柴桑(今江西九江市)劝说孙权,他说曹军虽众,但皆“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势耳,非心服也 。今将军(孙权)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刘备)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
会谈中诸葛亮只着重分析各方军事实力,争取孙权全力抗曹,绝口不提荆州的归属问题 。
“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随后的赤壁之战能取得胜利,正是孙、刘联盟的结果 。刘备趁胜轻易地占领了荆州江南的零陵、桂阳、长沙、武陵四郡,从而初步实现其《隆中对》夺权荆州的计划 。
后来曹操听说刘备取得了荆州,大为震惊,“方作书,落笔于地” 。
赤壁会战后,曹操兵败北归,当时的主要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而在荆州的归属问题上,孙、刘两家的矛盾上升到突出地位 。
清代王鸣盛指出:“周瑜方结刘拒曹,曹甫败,旋欲制刘以取荆而并图蜀 。”形势的新变化,刘备是清楚的,所以进取四川时,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率大军镇守荆州,自己在庞统、法正等人辅佐下,率兵进攻益州 。
诸葛亮镇守荆州的任务是很重大的 。
一是要继续极力保持刘孙友好结盟关系,维持刘孙和平共处的局面,保住已得的疆土,使刘备专力西进巴蜀而无后顾之忧,不至于东西两面同时用兵 。
二是必须保住荆州的安全,防止曹操再度挥师南下争夺荆州 。
在夺取益州的计划顺利进行的过程中,庞统不幸中箭而亡 。
与此同时,诸葛亮却丢下荆州,率张飞、赵云等部大队人马开赴四川,把镇守荆襄的重任交给关羽 。
网络配图
当时的实际情况正如王夫之所分析的那样,“取蜀之事,先主以自任有余,而不必武侯也” 。诸葛亮的这一行动破坏了原来兵力的战略配置 。若是为了尽速夺取整个益州,诸葛亮这次援蜀还无可厚非,但在益州取得之后,就应该还师荆州,把住入川的大门 。
问题在于他没有这样做,到了四川就一直蹲在那里,眼看着刚愎自用的关羽在荆州破坏了孙、刘和平相处的关系,以至于丧师失地,关羽被杀,让孙吴占据了荆襄 。
荆州之失,导致公元222年蜀吴夷陵之战,刘备大败,从此刘蜀只能闭守四川一隅,《隆中对》所拟定的统一天下的战略计划终成泡影 。
荆州的丧失是诸葛亮重益州而轻荆州的指导思想所造成的后果 。
在《隆中对》中,他认为荆州在统一天下的战略地位只不过是“用武之国”,只有军事上的价值,而且在军事上也是处于侧翼地位,所以只需“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就行了,主力应放在益州,由刘备亲自率领出于秦川以图中原 。
诸葛亮对益州的看法则不同,认为是地形险要,“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的地方,政治上、军事上都非常重要,是“复兴汉室”的根基所在 。
显然,这里已经包含着明显重益轻荆的思想 。
网络配图
王夫之一再批评这一思想的错误,他认为这是不从当时政治形势出发,而仅依据地理形势,“以为制胜之略”,是靠不住的,“而形势之外无恃焉”,其结果是“得则仅保其疆域,失则祗成乎坐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