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大运河繁华盛景 隋唐大运河历史之最( 二 )


壁画第一板块展示了通济渠的流经路线 。第二板块是运河开凿画面 。第三板块刻画了隋炀帝沿运河南游盛景,其所乘龙舟犹如水上宫殿,随行船只数千艘,浩荡迤逦200余里 。第四、第五、第六板块分别是漕运繁忙图、码头繁忙图、市井繁荣图 。从画面中可以看到,运河上舳舻相继,码头边车马喧阗,沿岸街道纵横、店铺林立 。“隋唐大运河的开通,解决了粮食北运、军力输送等问题,大大促进了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 。”胡均说 。
汇聚名窑珍品
“咱大运河遗址发掘的宝贝还有哪些?”“多的是!你看看这尊北宋景德镇窑影青釉抱鞠童俑 。”
在胡均指引下,走进盛世流光展厅,看到一尊小巧可爱的瓷俑 。它表现了一个头圆体胖的孩童,双腿盘坐,双手环抱一只鞠球,头戴瓜皮帽,微向后仰,挺鼻,长耳,细长眉眼,小嘴带笑 。瓷俑呈浅豆青色,青中透白,白里闪青,恰如唐代诗人杜甫《丽人行》中的名句“肌理细腻骨肉匀” 。
“瓷俑抱的这只球,能够看到3个正面、2个侧面,与宋代十二片皮砌成鞠壳的记载非常相似 。这种形象的瓷器出现,说明宋代时蹴鞠运动很普及 。”胡均说 。
大运河使商品流通、技术交流更加便捷,极大地刺激了古代制瓷业的发展 。柳孜遗址出土了大量瓷器,涵盖国内几十座著名窑场的产品 。盛世流光厅展示了这批瓷器中的精品,它们纵跨隋唐宋金,横跨东西南北,代表了中国古代瓷器生产的较高水平,体现了大运河开放包容、网络四方的功能 。
唐巩县窑三彩狮子抱柱、越窑青釉执壶、邢窑白釉碗、寿州窑黄釉缸、宋景德镇窑青白釉瓜棱花插、吉州窑绿釉刻花枕、建窑兔毫盏……各色各样的瓷器流光溢彩,令人目不暇接 。
在一件金代磁州窑白釉黑花罐前,笔者驻足欣赏 。罐身白釉地上以黑彩绘花草纹,草叶波卷缠绵,线条清瘦,构图疏密有致,给人以特别的美感 。
胡均说,唐代开始在陶瓷上装饰花鸟虫鱼类纹样,到宋代随着花鸟画的发展,这类纹样变得十分流行,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生活情趣 。
饱览汉画像石
“汉画像石是我馆的特色馆藏之一 。”胡均告诉笔者,淮北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基本涉及了国内汉代画像石的所有类型,如石棺墓画像石、石墓画像石、石祠画像石、石阙画像石,题材包括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等,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部分画像石采用立体透视雕刻技法,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 。
此前,通过线上展示的《石之韵——淮北市博物馆馆藏汉画像石拓片展》,笔者已经初步领略了汉画像石的风采 。而当真正走进展厅,还是被这些雕刻精美、气势雄壮的画像石所震撼 。
东汉西王母、蹶张、青龙抱鼓石画像石是一件难得的精品 。画像分为正面上部立面、下部弧面和侧面三部分 。正面上部立面雕刻着一名蹶张武士,下部弧面雕有一只身生双翼的白虎 。侧面有上、中、下三层,上层刻画了西王母端坐在昆仑之墟的天柱上,侍童、九尾狐以及建木环列四周,这是汉代人向往的神仙世界 。中层为狩猎图,右一人纵马张弓追逐一只狂奔的鹿,左一人持毕待捕 。下层是车马出行图,右面一辆急驰的轺车,舆上竖车盖,驭者和主人坐在车上,车前一导骑,左边一小吏持笏相迎 。“画像石上的内容,既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又是对墓主人死后升天的向往和追求,反映了汉代人的生死观和精神世界 。”胡均说 。
洪山汉代画像石祠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石祠由前后盖顶石、左右两块抱鼓石形壁石、后龛左右侧壁石、后壁石以及两块基石组成,是一种新的汉代祠堂建筑形制,这在全国为首次发现,是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