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新民快评 | aed

近日,一位深圳市民在公园跑步时晕倒,心跳骤停,情况危急,幸好被人及时发现。刚好经过的医生紧急实施心肺复苏,民警接力按压,公园安保人员、附近体育中心工作人员取来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赶到的120急救人员接手抢救,现场市民协助维持秩序。在众人努力下,男子被成功救回。

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新民快评 | aed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网络图
从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和心跳,到脉搏和呼吸恢复,一条生命的挽回,离不开现场众人的接力救助。首先实施心肺复苏的医生这样说:“希望更多的市民了解并学习正确的急救知识,才能为类似的突发情况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心脏骤停发生后,专业医护很难短时间到达——这一次是刚好有医生经过——如果有更多的非医护人员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就更可能在“黄金4分钟”内及时施救,为挽回生命带来希望。
【 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新民快评 | aed】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推动。去年,上海格致中学学生盛晓涵挺身而出,通过5分钟心肺复苏,将心脏骤停倒地的老伯从死亡线上拉回,这一举动得到全网点赞。正是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生命教育和急救培训,让他有了伸出援手的底气。《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取得急救培训证书的人员分别达到1%和3%。除了通过学校教育普及急救培训之外,还要让更多人提升急救意识,学会急救技能,关键时刻敢救、会救。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在城市中,AED等急救设备正在增加,这是硬件上的提升,而从个人角度来说,也需要去主动了解、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让自己实现“软件”上的更新升级,从而在生死一线之间有能力为他人带去帮助。
纪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