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周易」中的“数”到底指什么,有那么神秘吗?

「周易登堂」第二十一讲谈谈「周易」中的“数”

五行|「周易」中的“数”到底指什么,有那么神秘吗?
文章插图

象、数、理是《周易》中三位一体的三个元素。其中,“象”是外在表现,“数”是内在属性,“理”就是外在表现和内在属性相互作用而揭示出来的规律性总结。不识象,无以言《易》;不识数,语无伦次;有所言,言有数,则言之成理。既识象又识数,则其中之理得矣。象、数、理是一个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不可分割。没有象,则言而无物,数就失去了依附;没有数,语无伦次,象就失去了灵魂;象数不全,则无理焉;无理则象数也就失去了意义。习《易》就是要观其象,知其数,明其理。天下之理得而修齐治平之事可矣。历代易学家不能全象、数、理之道,或称象数派,或称义理派,这就是因为他们不能把象、数、理有机结合起来,据象、数推义理,述义理而据象、数。名为象数派,实际象和数脱节而不得其理;名为义理派,实为空谈家,其理无据如空中楼阁,口若悬河却不知所云。

五行|「周易」中的“数”到底指什么,有那么神秘吗?
文章插图

象、数、理三者之中,数是人们认知当中最糊涂的一项。认知越糊涂,越容易被神秘化,越容易被故弄玄虚者所利用,因为他们可以任意发挥,毫无顾忌。那么什么是“数”呢?《周易》中的“数”到底指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周易》中的“数”就是指历数,也就是时间。再具体一点,就是指各种现象所处的时段及其五行属性,《周易》用干支和五行之数来表示。干支用于纪时,五行之数用以规定和反映事物运动变化的阶段及其属性。孔子用一句话就说清了:“时也,命也。”意思是时间就是天命。万物皆有其命,万物存于宇内,其状态、动向皆由天命之也。天之命,命万物适其时也,适时就是得其数也。万物适其时,则“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物之违时,则“不利有攸往”,妄行则有灾眚,难得善终。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命也。若夫草木生于秋,违天命也,天道必肃而杀之,使之无果而不能善终。

五行|「周易」中的“数”到底指什么,有那么神秘吗?
文章插图

十二地支分别配属于一年之十二个月和一天之十二时辰。即寅为孟春之月,为平旦之时;卯为仲春之月,为日出之时;辰为季春之月,为食之时;巳为孟夏之月,为隅中之时;午为仲夏之月,为日中之时;未为季夏之月,为日昃之时;申为孟秋之月,为晡之时;酉为仲秋之月,为日入之时;戌为季秋之月,为黄昏之时;亥为孟冬之月,为人定之时;子为仲冬之月,为夜半之时;丑为季冬之月,为鸡鸣之时。《易》有十二消息卦,分别为《坤》、《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遯》、《否》、《观》、《剥》,这十二消息卦阴阳消息,循环往复,契合于天道轮回,四季变化,昼夜交替之规律,故《易》以十二消息卦来对应十二地支。即《坤》对应子,《复》对应丑,《临》对应寅,《泰》对应卯,《大壮》对应辰,《夬》对应巳,《乾》对应午,《姤》对应未,《遯》对应申,《否》对应酉,《观》对应戌,《剥》对应亥。

五行|「周易」中的“数”到底指什么,有那么神秘吗?
文章插图

由于64卦都是由十二消息卦变化而来的,十二消息卦是其所变之卦的本源卦,每个卦的天时都是由其本源卦所决定的。这样64卦就都有了对应的地支,也就都有了各自的天时及五行属性。
按五行讲,大体是春天属木,夏天属火,秋天属金,冬天属水,而夏秋之间为四季之中,故属土,而冬春之间在年终年初之中,故亦属土。五行对应天干是这样的: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五行对应十二地支是这样的:卯辰属木,巳午属火,酉戌属金,亥子属水,而未申丑寅属土。五行之数是这样的:水的生数为1,成数为6;火的生数为2,成数为7;木的生数为3,成数为8;金的生数为4,成数为9;土的生数为5,成数为10。这样,五行之数搭配天干就应该是甲为3,乙为8;丙为2,丁为7;戊为5,己为10;庚为4,辛为9;壬为1,癸为6。五行之数搭配地支应该是卯为3,辰为8;巳为2,午为7;酉为4,戌为9;亥为1,子为6;未和申为5,丑和寅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