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是怎样的一个人历史如何评价东晋名将陶侃( 二 )


司马光:晋室既衰,中原云扰,刘石慕容之辈,弥漫河洛,蟠据岱华,宫阙芜没,陵庙隳焚 。元帝(司马睿)以宗室疎属,遁居江表,天下士民有思晋者,皆裹粮而归之,国于荆扬之间,子孙相承不绝如线 。独明帝(司马绍)英武,克清大憝,不幸享国不永,自余孱弱孤危,外陵内叛,寄命于虎狼之口,几遇吞食者数矣,然卒能保其位号宗庙血食百有余年,何者?王导、卞壸、温峤、陶侃、谢安、谢幼度(谢玄)为之臣也,群贤既没,使道子(司马道子)、元显(司马元显)之徒辅之,败亡不亦宜乎?
吕祖谦:晋之始也,敌国云扰,强臣专制,上下惴恐,如处积薪之上而火将燃者,故君无骄泰之失,而臣下自以危亡为忧,是以内虽王敦、苏峻反叛相寻,桓温擅权废立,外则石氏之兵三至江上,苻坚 淝水之役,江东几至不保 。然当时人主恐惧于上,而王导、温峤、陶侃、谢安、谢玄之徒足以尽其力,故至危而复安,将亡而复存也 。
苏轼:陶威公忠义之节,横秋霜而贯白日,《晋史》书折翼事,岂有是乎?
洪迈:方伯之任,莫重于荆、徐,荆州为国西门,刺史常都督七八州事,力雄强,分天下半 。自渡江讫于太元,八十余年,荷阃寄者,王敦、陶侃、庾氏之亮、翼、桓氏之温、豁、冲、石民八人而已,非终于其军不辄易,将士服习于下,敌人畏敬于外,非忽去忽来,兵不适将,将不适兵之比也 。
陈普:苏峻鲸奔正可忧,翻令王室备荆州 。五陵松柏无遗种,谩为桓温拾竹头 。
朱熹:晋侍中、太尉、长沙陶桓公兴建义旗,康复帝室,勤劳忠顺,以没其身 。
郝经:元帝渡江,有王导之懿,陶侃、温峤、谢安之贤,亦尝经略中原,取河南,入关中,出彭城,胜淝水,而山桑代陂,枋头折败,相继终不能救江沱日车之侧 。
徐钧:荡除国难功勋盛,王室因之得载安 。最是南陵千里外,拾遗屏迹化尤难 。
袁褧:因叹昔人论司马氏之祚亡于清谈,斯言也无乃过甚矣乎...陶荆州(陶侃)之勤敏,谢东山(谢安)之恬镇...或词冷而趣远,或事琐而意奥,风旨各殊,人有兴托 。
陈文龙:陶公被诬,以晋之刑政,不行于庾元规也 。元规以笔札啗王隐,折翼化鹤之事,隐与杜延业共为之也 。
王世贞:自陶士行殁,而梅陶与人书,谓“陶公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而纂史者略节其善而称之,遂以为江左之巨擘 。吾以为士行知为名镇将而巳,殆不知有晋也,当处仲之作逆也,士行虽失职居广州,然所部不乏军食,且负岭海之固,坐视其先后之兵起,而进不闻一言以相阻,退不闻与谯王(司马承)甘卓之盟以掎其后,假令处仲遂得志,始兴当为司马孚,而士行不亦为孔光王舜乎 。苏峻之难,京师巳失守矣,当号哭而勤王,以死誓讨贼可也,而乃以不预顾命为恨,其拒温平南曰:‘吾疆场外将,不敢越局 。’士行何官何寄也,而称越局 。兹何时也,而尚恨顾命之不预哉,兵既发而复追之还,食有余而不肯贷太真(温峤),至动义旗回指之说,然后勉强以趣事,侥幸而成功耳 。假令太真欵、郗氏伏,峻亦遂得志而劝进之笺,亦可自荆州发乎,亦遂可为峻之孔光王舜乎,或若刘石之分王乎,吾不知其所自处也 。史称其有异志,以梦折翼祥而止,又称其瓌珤珍异,富于天府,宁尽诬哉 。凡士行之所为治,治于其所自有之地而巳 。其有功于晋者,仅居一焉,而又不纯 。唐之李临淮(李光弼)亦类之,临淮之功,大于士行,而不能终 。其劝王忠嗣之行赂,与激史思明之叛,盖可以窥其所以不终矣 。吾尝谓是二公者,称名将可也,称贤臣不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