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的禁欲观:满腹诗书却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二 )


林黛玉喜散,是出于害怕散场的感伤,若能长聚,则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 。大观园中每有活动,首当其冲的参与者或是组织者便是林黛玉,她的组织才能,在文中是不次于探春的 。探春组建了大观园中的第一个民间社团“海棠诗社”,黛玉不仅大力支持,还建议每人起个称号,大张旗鼓干起来,颇有领袖气度 。后来“海棠社”疏于组织,众人渐渐把做诗的心思淡了,这个社团眼看要散架子,此时又是林黛玉重组班子,改名“桃花社”,自任社主,成了这个社团的第二任领导 。这种积极参与组织活动的行为,在薛宝钗身上则几乎绝迹,宝钗即便参与,也是碍于面子的被动加入 。
这还只是做诗一件事情,书中另有很多文字可以看出宝钗的懒于“交际应酬”,元春的平安醮,贾府上下人人争着出府看戏,乐不可支,又唯独宝钗不想去,认为“没意思”,真是迎头一盆冷水,无趣得很!这样的性格,不光跟贾母,跟园中其他人也是大相径庭的 。宝钗实在不像个青春少女,一点玩心都没有,太缺乏朝气,让人看着就提不起精神 。所以,贾母无论如何不可能喜欢宝钗 。这并不单纯是血缘的关系,宝钗的堂妹宝琴一来贾府,不就立刻受到了贾母的极度宠爱吗?睡觉都要搂在怀里,连黛玉都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显而易见,贾母并非是那种小肚鸡肠“唯亲主义”的老太婆,她喜欢黛玉,不喜欢宝钗,是有原因的 。另外,再来说说贾母和宝钗两个人审美观的不同 。
贾府上下人人一双富贵眼睛,贾母也不可能例外 。但相对于他人,贾母显然更有涵养和气度 。其实,贾母自然知道薛家已渐败落的家庭经济状况 。这不用说,日子久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薛宝钗虽是一味务实,可一个少年女孩儿的节俭却偏偏不讨贾母的欢心 。贾母是一路富贵走过来的,爱好物质享受,喜欢奢靡的生活,当然看不惯薛氏母女克己节俭的做派 。在第四十回中,贾母带领刘姥姥等一行人游园到蘅芜院时,有这样的描写:
贾母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你薛姑娘的屋子不是?”众人道:“是 。”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 。那些青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 。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 。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
贾母叹道:“这孩子太老实了 。你没有陈设,何妨和你姨娘要些 。我也不理论,也没想到,你们的东西自然在家里,没带了来 。”说着,命鸳鸯去取些古董来,又嗔着凤姐儿:“不送些玩器来与你妹妹,这样小器 。”王夫人、凤姐儿等都笑回说:“他自己不要的 。我们原送了来,都退回去了 。”薛姨妈也笑说:“他在家里,也不大弄这些东西的 。”贾母摇头说:“使不得 。虽然他省事,倘来一个亲戚,看着不像;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 。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
这一段中,贾母对于宝钗的批评可谓严重:“虽然他省事,倘来一个亲戚,看着不像;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 。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 。”这话里,已经把批评理由表述得淋漓尽致了:第一层理由,虽然宝钗自己是朴素简淡,但万一来了亲戚,看着不像样子,不像个贵族小姐住的房子 。知道的说是宝钗自己喜欢朴素,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贾府亏待了她们母女 。而刘姥姥就是现成的亲戚,还是王夫人、薛姨妈娘家的亲戚,这个亲戚来到了贾府,看到的是一片锦绣生活,贾母的房间,黛玉的房间,探春的房间,都像仙宫一样,可偏偏王家亲戚薛宝钗的房间如此寒酸,这不是明显让刘姥姥感觉贾府不仁义吗?有虐待亲戚之嫌!贾母带领刘姥姥来游园,又主动去宝钗的屋子里参观,原本是想跟亲戚炫耀的,偏偏碰上了薛宝钗这个不配合的,真是活打嘴了,心里定然不痛快得很!第二层理由,贾母喜欢奢华享受,中意的女孩子都是那种有才干会生活懂享受爱打扮的类型,比如黛玉、晴雯 。大家都说她们懒,可在贾母眼里,这正是她们懂得享受的性格,才能称之为女人,女人就要会享受生活,苦行僧不适合女人去做 。贾母对一天到晚吃斋念佛的王夫人已经不满意,更别提愿意过简朴日子的薛宝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