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为何享誉大唐开国第一功臣( 三 )


贞观后期,唐太宗心骄志满,魏征多次提出批评劝告,唐太宗口头接受,行动难改,魏征死后就更为严重,许多大臣都阿谀奉承,歌功颂德,这些人中也包括长孙无忌 。有一次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人臣顺旨者多,犯颜者少,今朕欲自闻其失,诸公其直言无隐 。”这应该是劝谏唐太宗的良机,但长孙无忌等人却违心地说:“陛下无失 。”当时,只有刘洎和马周谈了太宗的过失 。同年八月,太宗对长孙无忌说:“人苦不自知其过,卿可为朕明言之 。”又一次令长孙无忌谈自己的过失 。长孙无忌说:“陛下武功文德,臣等将顺之不暇,又何过之可言 。”唐太宗当即就指出这是“曲相谀悦” 。唐太宗晚年不好直言,难得征求大臣们意见,长孙无忌却以阿谀代替忠谏,这是他作为名臣良佐的缺陷 。过于考虑自己戒盈持虚、保得全身而不敢犯颜直谏,难免被后人所诟病 。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实际执政的是长孙无忌 。唐高宗对长孙无忌也是格外尊重信赖,“恭己以听之”,“以元舅辅政,凡有所言,上无不嘉纳” 。唐高宗也确实是一位守成的明君,外方内圆、胆大心细,凡他要做的事情,无不达成 。高宗统治初年,即永徽年间,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各方面都比贞观时期有所发展,被封建史家誉为“永徽之治”,常与“贞观之治”相提并论 。没有高宗时代的发展、巩固、铺垫,贞观之治就只是短暂的高潮,开元盛世更成无源之水 。
但是当高宗的皇位逐步稳固以后,他最终在是否立武昭仪为皇后的争议中与长孙无忌爆发了争执 。开始,高宗和武昭仪都想争取长孙无忌的同意和支持 。
有一次,皇帝带领武昭仪亲自登门拜访,并赐给长孙无忌宠妾所生的三个孩子朝散大夫的高官 。不仅如此,还赏给长孙无忌金银珠宝丝绸整整十车 。但当高宗说出皇后无子想废黜皇后时,长孙无忌也不直接拒绝,而是用别的话题遮挡 。皇帝没有办法,只好扫兴而归 。
接着,武昭仪的母亲杨氏几次拜访长孙无忌的府第,请求长孙无忌同意废王立武,但是结果都是一样,长孙无忌仍然拒绝 。杨氏的父亲杨达,与长孙无忌的父亲和伯父都曾是隋朝大官,彼此有同僚之谊 。长孙无忌却丝毫不为旧情动摇 。
再后来,有一个大臣参与了劝说,就是许敬宗 。许敬宗在高宗当上太子以后,就是东宫的重要官员 。许敬宗的父亲许善心跟长孙无忌的伯父长孙炽也在隋朝是旧交,许敬宗自诩能够说动长孙无忌 。结果呢,长孙无忌形色十分严厉地训斥了许敬宗一顿 。
皇帝要换皇后,用了三种不同办法去说服长孙无忌,最终都撞了墙 。可见长孙无忌在这件事上的坚决刚直 。这和他一生的谦虚自抑极为格格不入 。武则天于是丢掉争取元老重臣支持的想法,下决心与这些“老朽”进行一场生死的搏斗 。
长孙无忌一生都长于机隐之事,历经宦海风云,老于世故,对于自己不合作态度的严重后果应该是非常清楚的 。但是,他深知唐高宗生性懦弱,而武昭仪智虑百端、性行险恶,一旦为后,必将临朝干政,出现褒姒亡周、吕雉篡汉的局面,而他作为开国元勋,不能临难退缩,坐视不顾 。
永徽六年,唐高宗终于不顾大臣们的冒死极谏,诏废王皇后和萧淑妃,册立武则天为皇后 。因谏争,褚遂良等人被远贬蛮荒,武则天最忌恨长孙无忌,在她授意下,由许敬宗费尽心机,把长孙无忌编织进一桩朋党案,进行恶毒陷害 。唐高宗先是吃惊不信,继而伤心怀疑,命许敬宗再察,然后面对许敬宗足未出户编造的谋反供词,哭泣道:“舅若果尔,朕决不忍杀之,天下将谓朕何,后世将谓朕何!”许敬宗举汉文帝杀舅父薄昭,天下以为明主之例宽慰高宗,又引“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古训,催促其下决心 。唐高宗性格懦弱,竟然不与长孙无忌对质,就下诏削去了长孙无忌的太尉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 。长孙无忌的儿子及宗族全被株连,或流放或被杀 。三个月后,高宗又令许敬宗等人复核此案,许敬宗直接派人前往逼迫长孙无忌自杀 。一代名相就此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