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对唐朝的贡献历史对一代名臣魏征的评价是?( 三 )


我们常说艺高人胆大,魏征因为总能站得高看得远,能在别人没有感觉的地方发现问题,所以总给人以特别的印象,好像是胆量大,敢说话 。其实,能够看清楚问题的各个方面,注意从不同角度提出看法,这是一种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基本立场 。
耻君不如尧舜
魏征是贞观时期的重臣,对贞观之治多有贡献 。他做事认真,有责任心,办事能力强 。他还善于写文章,抒发心中的远大理想,所谓“耻君不如尧舜”,就是这种理想的写照 。综合魏征的贡献,以下方面最为重要 。
第一、贞观定策,魏征是设计师 。太宗曾经对长孙无忌等人说过:“朕即位之初,有上书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慑服四夷 。唯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朕从此语,天下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 。凡此等事,皆魏征之力也 。朕任用,岂不得人?”这段话证明,李世民即位之初,关于如何治理天下问题争论不休,很多人上书建议使用霸道之术 。而只有魏征依然坚持以德化民 。而唐太宗最终采纳了魏征的建议,这使得魏征成为贞观之治的设计师 。
第二、魏征是唐太宗的帝师 。在贞观群臣中,对唐太宗影响最大的人,就是魏征 。
唐太宗说:“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 。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唯魏征而已 。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对于臣下的功劳,唐太宗说法很具体,贞观以前房玄龄功劳最大 。贞观以后,魏征功劳最大 。具体的功劳是帮助皇帝:尽心尽职地献计献策,帮助我安邦定国,成就我今天的事业,为天下人所称赞,只有魏征一人 。比起古代名臣,魏征一点都不差 。
唐太宗有一次对魏征说:“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 。若遇良工,即为万代之宝 。朕虽无美质,为公所切磋,劳公约朕以仁义,弘朕以道德,使朕功业至此,公亦足为良工尔 。”李世民把自己比喻为玉石,而魏征为良工 。唐太宗这个说法,就是很明白地承认魏征是自己的思想导师 。
不仅太宗这样看,在其他大臣的眼中,魏征也确实每以培养帝王为己任 。王珪的一个著名的说法,魏征“每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 。
贞观二年,房玄龄、魏征、李靖、温彦博,戴胄与王珪共同管理国政,一次大家陪同皇帝赴宴,太宗对王珪说:“你见识精准,善于言谈,从房玄龄以下,都评论一番 。你也说说自己与大家谁更贤能?”王珪回答说:“一心为国,知无不为,我不如房玄龄 。每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我不如魏征 。文武之才兼备,出将入相,我不如李靖 。奏事详明,办事公允,我不如温彦博 。处理繁重事务,条理分明,我不如戴胄 。如果说抨击丑恶,弘扬道德,嫉恶好善,我跟各位相比,也有一日之长 。”太宗表示赞同,大家也认为符合自己的想法,是确切的言论 。
大臣之间,相互品评,实事求是,这种景象多么惬意 。而太宗和大家都同意王珪的说法 。这就是说,不仅李世民认为魏征是自己的导师,大臣们也认可魏征的这种角色,承认魏征经常以皇帝为自己的工作对象 。他对自己君主的要求是很高的,是以尧舜为榜样的,如果自己的君主不如尧舜,他会感到羞耻的 。
就唐太宗而言,魏征是他十分需要的 。贞观八年,太宗决定向全国各地派遣大使,检查工作,不合格的官员可以就地免职,所以使者的名称叫做“黜陟使” 。这是监督地方工作的重要举措,而畿内道(以长安为中心的京畿地区),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唐太宗很重视,问房玄龄等:“此道事最重,谁可充使?”右仆射李靖说:“畿内事大,非魏征莫可 。”李靖这么一说,太宗立刻不高兴了,脸色忽然阴沉下来说:“我正准备去九成宫,这事也不小,怎么可以在这个时候派遣魏征出使?我每次出行都不要跟他分离,因为他能看到我的是非得失 。你们能改正我吗?为什么要说出这样的话,太没有道理 。”最后呢?最后派李靖充使畿内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