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时代的异地高考和高考移民( 二 )


第三,地域不均衡不仅反映在国考中,也体现在地方考试层面 。宋代欧阳修称:东南地区的“解额”是100:1;而西北地区却是10:1,两者相差10倍 。
因为“老少边穷”的考生考不过文化强势地区考生,所以国家要对弱势地区搞倾斜,多投录取名额,降低“分数线”,从而缩小文化差距 。这是国家正义,但对考生个人未必公平 。有学者统计了乾隆年间的各地乡试的录取率:文化大省江苏是5.5;落后地区云南是53.8,贵州是21(单位:百万分之一) 。落后地区的录取率是发达地区的几倍!
这种“高考洼地”,也引发了“高考移民”,古代称之为“冒籍”、“冒贯” 。高分地区考生,通过过继、投亲、买地、冒名、串通官员等五花八门的手段,到低分考区参加高考 。比如,大诗人白居易在家乡洛阳考取无望的情况下,投靠在宣州做官的叔父,在宣州冒籍考试 。再比如,清代诗人、学者赵翼是江苏常州人,如前所述,江苏是科举考试竞争最惨烈的地方 。少年家境窘迫的赵翼时来运转,去投奔在京津做生意的外舅,以“商籍”先入县学,后参加顺天(北京)的乡试,一举得中举人,之后殿试得探花,彻底改变了命运 。这种“南庠入北闱”就是冒籍,赵翼还写诗为自己开脱:“士穷则躁进,此事古来有;要当期大节,微眚岂足垢?”
在录取名额给定不变的情况下,客籍人参与考试,就等于挤占了本地的人资源 。所以,古人对于客籍人在当地参加科举,是极敏感的,不肯轻易平权 。
以明末从闽粤移民到赣南的客籍人为例,这些移民并不能轻易取得当地正式的里甲户籍 。要么附于当地人的户籍之后,叫“民尾户”,属于临时户籍性质;要么寄于当地人的户籍之内,叫“甲首之户”,家族世世代代受操纵于寄籍的里长户 。而且,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客籍人都不享有在当地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利 。结果造成土客籍双方在社会身份、晋升机会上的不平等,而且这种不平等代际遗传 。这种歧视政策也酿成了赣南的长期社会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