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简介历史上的魏征是个怎样的人( 三 )


太宗点头称善,说:“若不是因为有了爱卿,朕听不到这样的话啊!”
君主应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也同样是儒家治国理念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魏徵继承了这种思想,并通过太宗运用到了贞观政治中去 。魏徵提出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个原则在贞观前期的决策中得到了比较好的坚持,太宗遇事经常会与朝臣们广泛地讨论 。而这也是贞观政治风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贞观十二年(638),有一次大宴群臣,太宗又问道:“诸位爱卿,你们说说,是创业难啊还是守成难呢?”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回答说:“隋末天下大乱,群雄竞起 。陛下身经百战,历经重重危险,才打下今日江山,这么说来自然是创业更难 。”
魏徵回答说:“帝王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都是天下大乱 。乱世方显英雄本色,也才能获得百姓的拥戴 。而得天下之后,渐渐有了骄逸之心,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断滥用民力,最终导致国家衰亡 。以此而言,守成更难啊 。”
太宗总结说:“玄龄当初跟朕打天下,出生入死,备尝艰苦,所以觉得创业难 。魏徵与朕一起治理天下,担心朕生出骄逸之心,把国家引向危亡之地,所以觉得守成更难 。现在创业时期的困难已经成为往事了,守业的艰辛,朕跟大家一起谨慎面对吧 。”
群臣都贺:“陛下能这样想,真是国家之幸、百姓之福啊!”
而贞观十五年(641),太宗再次提出守天下难易的问题,魏徵说:“守业很难啊 。”太宗反问:“只要任用贤能之人,虚心接受进谏,不就可以了 。为何说很难呢?”魏徵进一步作了发挥,说:“看看自古而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险的时候,往往能够任贤受谏 。但到了天下安乐之时,必定会懈怠,这样日积月累,问题渐渐出现,最终导致国家危亡 。这也就是居安思危的道理所在 。天下安宁还能心怀忧惧,岂不是很难吗?”
其实,创业与守成,打天下与治天下,是历史上经常被讨论的有关君道政体的一个重要话题 。辩证地看,创业与守成同样是艰难的 。创业时期的出生入死,需要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等到战胜了所有的敌手建立了新政权之后,从艰苦的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似乎还有想想都后怕的感慨 。正如太宗所说,房玄龄经历过战争的艰苦,九死而后生,所以知道创业的艰难 。但是,在新政权建立起来之后,如果还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变得骄傲自满,放纵自己的欲望,不再关心人民疾苦,就会引起新的社会矛盾,导致政权的衰亡 。魏徵认为,打天下还存在着“天授人与”的机遇,只要顺应时势人心,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而治天下就必须始终保持谨慎的头脑,不能对个人的欲望有丝毫的放纵,这才是最难的 。
其实魏徵也是经历过隋末动乱的,只不过在太宗掌权以前,没有跟随他夺取皇位而已 。说他不懂得创业的艰难,这是不可能的 。但魏徵的政治修养令他比房玄龄更明白这个时候应该关注的是守成、是治国 。当然也是因为魏徵没有创业的功劳可居,没有那方面的发言权罢了 。
【魏征简介历史上的魏征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