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中国夏天有多热?曾因气温太高撤了市长

古代夏天有多热?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记载,史上最热的夏天出现于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 。当时,北京:“六月丙辰(7月25日)京师威暑 。”天津:“苦热,土石皆焦……”河北高邑:“薰热难当,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山西浮山:“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山东高青:“大旱千里,室内器具俱热,风炙树木向西南辄多死”……
西周时期“七月流火”
尽管古代夏季气温资料极为缺乏、简单,直到明清之后才开始丰富、详细起来,但古代文人笔下有关“天太热”的记述,多少弥补了气象史料的不足 。
古人形容夏天炎热最出名的一句话,是“七月流火” 。此说出自《诗经·国风·豳风》中的《七月》一诗,诗歌开头即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周代历法中的第一个月与夏历(阴历)不同,是夏历中的十一月份,比夏历正好提前两个月,也就是说“七月流火”,实际是形容夏历的“五月天”,相当于现在公元阳历的夏季六七月 。从“七月流火”来看,西周时期的夏季气温确实不低,可能比现代要热 。
对这一解释,不少饱学之士曾有异议 。有人认为,《七月》所写所记的是当时的农时农事,对四季变化与飞鸟、动物的关系很敏感 。如“七月鸣,八月载绩”,,即伯劳鸟,每年6月21日前后的夏至时节开始出现、鸣叫,冬至去,古人称此鸟为“司至之鸟” 。所以,三国时魏国儒学大师王肃谈及《七月》一诗时称:“蝉及皆以五月始鸣,今云七月,共义不通也 。古‘五’字如‘七’ 。”王肃的言下之意是“七月流火”实为“五月流火” 。
“七月流火”被现代人用来形容天气炎热,也曾引发颇多质疑 。2005年7月12日,台湾新党党主席郁慕明到中国人民大学演讲,校长纪宝成在致辞时便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 。纪宝成的致词旋即遭到炮轰,称人大校长“没文化” 。质疑者的理由是,“七月流火”为七月大火星西去的意思,表示“暑气渐退,天气转凉” 。
据考,把“火”理解为“大火星”,最早是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所撰的《汉书·律历志》中的学术观点,此后便被持“大火星说”者据为经典 。其实,班固的观点也仅是一家之言 。因为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来看,《诗经》中的原意可能的确是指天热,表示“七月还很炎热,九月就已秋凉” 。《诗经》成书于周代,其收录诗歌的创作时间可能更早至殷商,而自殷商到春秋时期,除了在西周早期有过短暂的寒冷期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比较温暖,夏季气温比现在约高2℃ 。而且《诗经》中的诗歌采自民间,如果说创作者那时就知道“大火星”一说,并无证据 。因此“七月流火”在《诗经》中的原意未必是说“天气转凉”,反而可能就是形容“天气炎热” 。
退而言之,即便“七月流火”有天气转凉之意,也侧面说明西周时期的夏天非常炎热,不然诗人怎么会有天气转凉、气温下降的深切感受?
南宋嘉定八年
“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
在气象学上,一般以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作为高温的标准,如果多天在35℃及以上高温,称为“热浪”,属于气象灾害,古人称为“热灾” 。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综合卷》的统计分析来看,热灾相对其他自然灾害并不是太多,与“霜灾”并列,约占总数的1% 。
气候学家竺可桢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公元1900年以前,中国气候史上出现过四个“温暖期”,相应的也有四个“寒冷期” 。除公元前1100年之前的第一个温暖期持续时间很长外,其他三个总是交替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