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给中国取了一个霸气的名字,之后中国也回敬一个( 二 )


可以说 , 这本是一个褒义词 , 但是 , 被日本人说着说着就有了蔑视和嘲笑的意思 , 久而久之这个词的意思被完全扭曲 , 甚至 , 直到现在一些日本和印度人依然会用“支那”这个词来侮辱中国人 。
既然你骂我 , 我肯定不能这样忍下去 。
于是 , 中国见日本和其他的喽啰国家合起来欺负自己 , 便也给日本和印度取了许多充满了不友好的名字 , 日本在后来有了“东瀛”、“倭寇”等名 , 而印度则被取了三十八个名字 。
中国近代曾有史学家做过专门的统计 , 在《印度释名》这本书内一共记载了印度的多个名字 , 分别是:乾读、申毒、新头、天竺、信度、天毒、身度、辛头、信图、贤豆、捐毒、天笃、天督、呬度、捐读、身毒、贤毒、悬度、印土、寅度和我们现在叫的印度 。
但是 , 严格按照汉语学来说 , 这里的所有名字都带有明显的贬义 , 尤其是其中带“毒”字的 。
可能有些同学已经看到了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名字--天竺 。
天竺是小说《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到达的最终目的地 , 大约位置位于当今印度的南部边境一带 。当年唐玄奘独自一人行走万里来到印度 , 只为了将大乘佛法带回散播于大众 , 超脱一切人世间的苦难 。而此行 , 也让“天竺”这个地方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
虽然这个名字最为人所知 , 但是 , 真实的历史中被沿用最广的名字却是不显眼的由梵语“HINDU”直译过来的——“身毒”(依照古语发音接近"sin do" 或 "shin do") , 直至今日在中国南方一些方言(例如闽南语)仍保留了这种发音 。。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大宛传》中就有过关于“身毒”的记载:“夏东南有一身毒国 ”  , 晚唐司马珍《索银记》中也曾说道:“身音为捐 , 毒音为笃 。一本便作为毒” , 而在后世清朝的 “康熙字典” 里也有着十分多的注释提到了“身毒” , 由此可见“身毒”才是我国自古以来对印度的官方称呼 。


【千年前给中国取了一个霸气的名字,之后中国也回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