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紫禁城(五):风水格局之首,600年屹立不倒背后,帝王的秘密

《周礼》有云:惟王建国,辩方正位,以为民极。
说白了,这段话的意思指的就是一个“正”字,自古以来国都的位置,都讲究这个字。所谓的“正”指的其实是所处方位与地球南北磁极子午线的平行度。但为什么之前说是未解之迷呢?

雍正帝|紫禁城(五):风水格局之首,600年屹立不倒背后,帝王的秘密
文章插图

那是因为在2004年时,有人通过航拍发现,紫禁城的中轴位置,其实是与子午线有偏移的,偏移的不多,仅2度10分之差。

雍正帝|紫禁城(五):风水格局之首,600年屹立不倒背后,帝王的秘密
文章插图

如果照这样算来,明清两朝的皇帝,总共33位,其实是坐了个寂寞吗?
但当时有人站出来说,这绝对不可能,因为自唐朝开始,就能够比较精确地计算子午线了,平时修个民房,衙门都不会犯这种错误,更何况是偌大个紫禁城?那么这种偏差唯一的解释,只能是有意为之。
事实上,这个偏差要从神秘的分金术说起,分金罗盘总共有24山向,每山向宽压则为15度,而每山向被分为5个格子,被称为分金,每个小格子就是一个分金,每个分金宽压则为3度,这样算下来,24山共分120金,是不是很耳熟,这就是常听到的120龙分金法。

雍正帝|紫禁城(五):风水格局之首,600年屹立不倒背后,帝王的秘密
文章插图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五道分金线只标注了两条?
那是只为五个分金气脉分别为旺、相、孤、虚、空、亡,而其中只有旺、相为吉线,其余三条则是凶线,分金罗盘上凶线不予标注,所以大家仅能看到两条吉线。

雍正帝|紫禁城(五):风水格局之首,600年屹立不倒背后,帝王的秘密
文章插图

再说紫禁城中轴线为一个平角,也就是180度,向西偏了3度也就是177度,刚好落在了丙子丙午的吉线之上,这种分金之法要求极为精细,古语就曾有云:分金差一线,富贵不相见。而由丙子丙午分金线所形成的紫禁城中轴线,也完美地避开了两极强大的磁场,从风水角度来说,可以说相当完美。

雍正帝|紫禁城(五):风水格局之首,600年屹立不倒背后,帝王的秘密
文章插图

不得不说,在那个没有精密仪器存在的年代,能够有如此精确的计算,不得不令人叹服。
【 雍正帝|紫禁城(五):风水格局之首,600年屹立不倒背后,帝王的秘密】除此之外,紫禁城内还有另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
2004年6月,一处隐秘的镇宅灵符才被发现,就在这一年,已经310年没有整修过的太和殿,面临着全面重新整修,也就是这一次整修,工匠们意外发现,在太和殿中心屋顶的藻井的上方有一个镇宅灵符。

雍正帝|紫禁城(五):风水格局之首,600年屹立不倒背后,帝王的秘密
文章插图

太和殿的帝王宝座就在灵符的正下方,灵符宽约23厘米,高约37.5厘米,由梨木所制,在灵符前面则摆放着香炉、烛台、灵芝等供器。

雍正帝|紫禁城(五):风水格局之首,600年屹立不倒背后,帝王的秘密
文章插图

这一发现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灵符到底想镇压的是什么呢?
经过大量分析,时间被推回到清雍正7年,公元1729年,据记载,这一年冬天,雍正生了一场大病,反复而入治不愈,直到次年6月,已经安排了身后事的雍正,通过近臣推荐,接进宫了一个叫贾士芳的道士,贾士芳进宫不到一个月,雍正的病情居然好转了,可没过多久,贾士芳这个看到帝王重病的功臣却被处死了,原因是,贾士芳有利用秘咒之术故意操控雍正病情的作法,雍正一介帝王,岂能任由他人摆布?

雍正帝|紫禁城(五):风水格局之首,600年屹立不倒背后,帝王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