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条之战的性质:鸣条之战和牧野之战一样吗( 二 )


得到情报之后商汤知道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在战场上打败夏王朝,那么鸣条之战是如何进行的呢?当时商汤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便不断地讨伐各路诸侯,这就让夏王感觉到非常危险,所以夏王便设下计谋把商汤召回到都城之内,而且还把他囚禁在了他建立额夏台,直到商汤的谋臣用宝贝和美女取得夏桀的欢心之后,商汤才被释放出来 。
商汤成功释放并且多次征战也壮大了自身的实力,但是要彻底打败夏王朝还要分步实行,第一步就是要剪除掉夏王朝和商汤之间的部分,这也是庇佑着夏王朝的一对羽翼 。鸣条之战是如何进行的呢?在做完了全部的准备工作之后,商汤终于率军大肆出征发桀,最终在鸣条之战中打败夏桀,建立了新的王权 。
鸣条之战遗址
鸣条之战,发生在公元1600年商灭夏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是商汤与夏军进行的一场决战 。但如今的鸣条之战遗址一直说法不一,有说在今山西运城夏县之西,又有说在河南封丘县东部的 。
鸣条之战塑像纪念
如今,有许多的资料证明,鸣条之战遗址就在封丘县东部与长垣县西南部的接壤处一代 。在山西运城夏县一代出现过鸣条之战遗址的石碑,50厘米高,一米多长,呈卧式 。石碑为浅青灰色,右上角残掉,碑体太久风化得很厉害,阴刻的三行篆文已经很难识别 。上面是“商汤夏桀”四字,中间是几个字较大“鸣条之战”的字,下面是“旧址”二字,每字约20厘米见方,好像是一处建筑的标志物 。石碑上没有年代,有人推断大致为唐代遗物 。但是如果在唐代的话“鸣条之战”碑中的“战”字,应该写作为“戰”字,而在唐代是不会写作“单+戈”字或‘戦’字的,所以山西运城夏县的石碑疑为假的石碑 。
在明代长垣县志中有记载:“鸣条亭,舜崩处,陈留郡平邱县有鸣条亭” 。古代的陈留郡在现今的开封县,而古代平邱县管辖为现在的长垣县西南部和封丘县东部 。据记载太行堤外有一块叫做两棵旗杆地,传说是商汤进行战前动员“商誓”的地方 。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也指出:“舜生于诸冯(今山东诸城),卒于鸣条(今河南开封)” 。可见历史上的鸣条是指的现在的开封封丘县东部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