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里的官二代:慈禧太后如何罩着娘家人?( 七 )


其实 , 瑞麟也并非庸才 , 在攻打太平军时竭尽全力斩获颇多 , 太平军著名将领林凤祥就折在他手里 , 他也由此加都统衔授封西安将军 。要不然他也不会官居一品 , 又入军机 , 又成封疆大吏 。
同治初年 , 闭门思过的军机大臣瑞麟外放两广总督 。刚一到任 , 正赶上米价飞涨民心躁动 , 巡抚、知府等众官员齐聚总督府商讨应对之策 。瑞麟危襟端坐垂问下属:“米价何以上涨?尔等知其缘由否?”相关下属答曰:“市侩居奇 。”瑞麟听罢愣了愣神 , 紧接着又问:“四怪!何许人也?”此一问令下属瞠目结舌不知如何作答 , 若回复说并非“四怪”而是“市侩”吧 , 将置总督于尴尬境地 , 自己的前途毁于一旦 , 于是低头不语做沉思状 。瑞麟见状并不催促 , 反倒宽慰下属:“莫慌、莫慌 , 待查明报来便可 。”在座众官员哭笑不得纷纷侧目 , 巡抚出言圆场:“细查、细查 , 侍查实再报 。”
几天后待瑞麟追问时 , 下属禀报:“广州百姓将奸商唤做‘四怪’ , 意思是那些奸商如同市井流氓 。”瑞麟闻之点头道:“原来如此 , 原来如此 。”还吩咐:“对‘四怪’务必要好好管一管 。”事后 , 瑞麟成了两广官员茶余饭后的笑柄 , 不过在瑞麟离任回京时 , 众官员又都多有失落 , 说这位封疆大吏尽管耳朵不太好使 , 见识也不太高明 , 但却不贪婪、不刻薄、不耍大牌极好相与 , 是个不错的上司 。
多少沾了点儿慈禧的光
咸丰朝 , 瑞麟还放过外任 , 任直隶总督 。其时 , 惠亲王绵愉上折 , 奏请天津塘沽务必屯兵驻防 , 以防洋人海上进犯 。咸丰准奏 , 命僧格林沁与直隶总督瑞麟前往勘察 , 全权督办 。勤勉实干是瑞麟的长项 , 数月之内便大炮到位长堤筑成 。转年 , 这海防工程还真发挥了作用 , 重创英国舰船 , 为咸丰挣足了面子 。朝廷论功行赏 , 僧格林沁为首 , 瑞麟亦获嘉勉 。可咸丰十年时 , 曾经威名远播的海防如枯木一般 , 片刻间就被英法联军摧毁了 。朝廷急调僧格林沁率3万大军镇守京东八里桥 , 胜保和瑞麟也是奉旨扼守八里桥的倚重大臣 。
战端一开 , 仅有3000兵的联军打垮了驻守八里桥的3万清军 , 僧格林沁、胜保败退京城 , 瑞麟则在开战之前就私回京城了 。按说瑞麟所犯是临阵脱逃的不赦之罪 , 但上谕传来只将他革职 , 并没交有关衙门查办 , 同时还着他“留军中效力 , 立功赎罪” 。后来 , 英法联军攻进北京火烧圆明园 , 以报谈判特使在圆明园遭酷刑被残杀之仇 。逃到承德的咸丰怨恨交加却又无计可施 , 即无意更无力顾及瑞麟当如何处置类的琐事 。再后来 , 咸丰病亡 , 辛酉政变你死我活 , 两宫忙着肃清八大臣余孽 , 瑞麟这类琐事同样摆不上议事日程 。待政局稳定 , 这类琐事能摆上议事日程时 , 朝廷中主事的已然是慈禧及恭亲王、醇亲王了 。瑞麟的亲朋故旧为之开脱 , 说他当时并非军职 , 只奉旨协助没统兵之权责 , 开战之前回京探家 , 不应以“临阵脱逃”论处 。何况再怎么着 , 他也是慈禧和醇亲王福晋的族叔 , 不看僧面看佛面 , 相关衙门拿出“闭门思过”的处理方案 , 军机处认可 , 朝廷准奏 , 于是瑞麟便奉旨“闭门思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