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血战:五代十国时期最惨烈的战役( 二 )


北汉主看到后周人马不多,认为不用契丹的人马也可以击败周军,他对手下的将领说:“我用汉军就可以击败周军,哪用得着契丹人 。今天不但要一举击败周国 。
还要让契丹人看看我们汉军的厉害 。”北汉的将领们也都表示同意 。杨衮在阵前观察了后周军的阵势和军容,对北汉主说:“周军是强敌,不可贸然进攻 。”北汉主不以为然地说:“机不可失,将军就不要再说了,且看我来破敌 。”杨衮沉默了,他想,我倒要看看你北汉怎么破敌 。当时东北风很大,突然又转为南风 。北汉副枢密使王延嗣派司天监李义向北汉主进言,劝北汉主出击 。枢密直学士王得中认为风势不利,不宜出击,北汉主不听,命东军先进攻,张元徽亲自率领千余精骑冲击后周的右军 。后周的右军主将樊爱能、何徽本来就有怯战心理,交战不久,看到北汉军来势很猛,抵挡不住,就率领骑兵率先逃走 。后周右军被击溃,有上千步兵解甲投降 。
周世宗看到战事紧急,后周军濒临溃败的边缘,亲自率领左右的亲兵冒着矢石出阵督战 。宋太祖赵匡胤当时还是后周禁军将领,他先招呼同伴向前冲锋,又请张永德率军从左翼出击,自己率军从右翼出击 。张永德同意,两人各率领两千人马随周世宗出击 。赵匡胤身先士卒,迎敌血战,主将奋勇,士卒更是拼死力战,无不以一当百,北汉兵抵挡不住 。内殿直马仁禹也激励同伴进击,他自己跃马猛射,连毙数十敌军,后周军的士气更加高涨 。殿前右番行首马全义也率领部下几百骑兵向前猛攻 。北汉主知道周世宗亲自出战,命人嘉奖张元徽,催促张元徽乘胜进攻 。
张元徽前进,战马被射倒,被后周军斩杀 。北汉骁将张元徽被阵斩,汉军士气低落,后周军乘着越来越大的南风,猛烈进攻,北汉军大败 。虽然北汉主亲自挥舞旗帜,但是也制止不住北汉军的溃败 。杨衮看到后周军如此骁勇,不敢救援,又恨北汉主不听他的劝告,先率领契丹骑兵撤退了 。从战场上溃败的樊爱能、何徽率领溃军一路抢劫辎重,散布谣言,并且企图阻止后军刘词的前进 。刘词不听,率军前进,在黄昏时与前军会合,当时北汉兵尚有兵万余人,隔山涧布阵,企图抵抗 。后周军得到增援,又发起猛攻,北汉军崩溃了,王延嗣被杀,后周军一路追杀到高平,北汉兵僵尸布满山谷,丢弃的军资器械到处都是,另有数千北汉兵投降 。北汉主仅仅率领百余骑兵狼狈脱逃 。高平大战,后周军取得全胜 。
高平战后,周世宗将樊爱能、何徽及其所部军使以上七十余名将校斩首,以整肃军纪 。重赏高平大战中的功臣 。张永德向周世宗推荐赵匡胤,极力称赞他的智勇 。周世宗将赵匡胤提升为殿前散员都虞侯,领严州刺史 。自高平一战,周世宗洞悉禁军的弊端和虚弱 。于是着手整顿禁军,拣选精锐,淘汰老弱,招募天下的壮士,充实禁军 。经过这次整顿,大大地提高了禁军的战斗力 。
高平大战,直接关系到后周的存亡兴衰 。在右军已经被击溃的危机情况下,周世宗亲自出阵,极大地鼓舞了周军的士气,从而挽救了岌岌可危的战局 。周世宗此举,胆识勇猛不亚于唐太宗 。假若他不能果断地亲征,或者在危急时刻先行逃跑,历史都将改写 。从高平一战后,周世宗提拔了一批有胆识的将领,整顿了禁军,励精图治,先后南下攻取了南唐的江北之地,北上征伐契丹,接连收复了几个州郡,增强了后周的国力,扩大了后周的国土 。
为以后宋的统一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周世宗不仅是五代中罕见的有作为的皇帝,综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如此有为的皇帝也不多见,可以和他并称的人也不多 。就高平一战中的表现,就少有人及 。可惜的是在位时间太短,不然还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而宋太祖赵匡胤也因为高平大战中的出色表现而一举成为后周禁军中的高级将领 。周世宗勤于政事,能驾驭那些功勋卓著的将领 。赵匡胤也一直忠心耿耿地为后周效力,屡建功勋 。然后周世宗一死,赵匡胤就得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夺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 。他和宋太宗赵光义凭着周世宗打下的基础,最后统一了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