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步蟾恶名从何而来?投降派还是爱国英雄( 二 )


起初,我对范著的观点并无不同意见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正在威海养病,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尚健在的原北洋舰队水手和知情者,从而听到了不少反映刘步蟾的为人和表现的故事 。他们对刘都极力称赞,有口皆碑 。如原“定远”号水手陈敬永说:“刘船主有本事,也有胆量,全船没有一个孬种!”这怎么能跟“懦夫”的形象对起号来呢?
其后,我在访问中发现了一份李锡亭撰写的《清末海军见闻录》手稿 。李是荣成马山村人,曾为谢葆璋(冰心之父)幕宾 。谢葆璋曾经是北洋舰队“来远”号的二副,后任烟台海军学校校长 。李与谢私交甚厚,相处有年,故极熟悉北洋海军掌故 。李稿有一段记刘步蟾事称:
定远管带刘子香,早年去英国习海军,成绩冠诸生,提前归国 。北洋水师创建之初,一切规划多出其手 。他在大东沟一战(黄海海战)中指挥努力,丁汝昌负伤后,表现尤为出色 。有诬其怯战者,特受洋员之蒙蔽耳 。……洋员泰莱(戴乐尔),尝倡议购置智利巡洋快船,交其本人指挥 。刘子香闻之,从中梗阻,泰莱愤然,每寻机诋毁之 。此后,泰莱又欲谋总教习一职,亦受阻于刘子香 。初,汉纳根建议提督,以泰莱为其继任,汝昌未决 。刘子香闻此议,力陈泰莱之为人,野心难羁,终将偾事,汝昌韪之 。泰莱乃大愤,益迁怒刘子香 。
读完李稿后,我心中十分兴奋,终于找到了泰莱之所以诋毁刘步蟾的原因,觉得对刘的评价和历史定位的确应该重新考虑 。
正当我愤愤不平之际,读到了《文史哲》1957年第6期发表的郭毅生及其学生汤池安署名的一篇争鸣文章,题为《论甲午黄海大战与中国北洋海军》 。郭文认为:“刘步蟾是否违反议定阵形,不仅关系我们对他个人作出正确的评价问题,而实在是我们在黄海大战中对北洋舰队作出正确的评价问题 。”并提出“海战开端前阵形排列也不是总兵刘步蟾为了懦怯的目的而擅改;海战中广大将士都异常英勇,值得大书特书” 。读后甚获我心,引起强烈的共鸣 。这是第一次听到对刘步蟾的否定评价表示异议的声音 。
1962年《甲午风云》公映后,好评如潮 。这部电影的主旋律是应当肯定的,但从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相结合的高度来要求,则大有商量的余地 。影片以范著为依据,将刘步蟾塑造成一个反面典型的代表,不能不说是重大的败笔 。我看了电影心里很不是滋味,便以影评的形式写了一篇文章,讨论《甲午风云》的得与失,其中重点谈到刘步蟾的重新评价问题 。不料文章寄出不久就被退了回来 。退稿信肯定文章写得不错,“有理有据”,却又表示“不宜发表” 。
【刘步蟾恶名从何而来?投降派还是爱国英雄】投降派还是爱国英雄
“四人帮”倒台后,学术讨论的气氛逐渐趋于宽松和正常 。
1977年的11月下旬,“《中国近代军事史》书稿讨论会”在沈阳举行,我应邀到会 。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一次学术盛会,可以说是群贤毕集 。我在发言中对书稿采取回避刘步蟾的态度不以为然,认为应该理直气壮地正面写刘步蟾 。辽大的同行知道我写了一篇题为《应该为刘步蟾恢复名誉》的论文,建议我在会上宣读 。我发言后得到良好的反响 。大会总结认为重评刘步蟾是此次讨论会的一项突破 。会后,胡滨告诉我:李时岳来信说,重评刘步蟾是这次会议的最大收获,使人开阔眼界,启发良多 。
这次正式提出重评刘步蟾虽说初步打开了局面,但在全国学术界一时尚未能取得共识 。从1978年起,对刘步蟾历史评价问题分为否定与肯定两派,激烈交锋,展开了长达数年的论战 。我也密切地注视这场论战,时时撰文参加讨论 。在我先后发表的多篇文章中,较为重要的是两篇:一篇是《刘步蟾黄海战绩考》,强调评价历史人物应以其社会实践为第一标准,“黄海海战是刘步蟾一生中最重要的战斗实践 。他在黄海海战中的实际表现,是评价他的主要依据” 。他在海战一开始就冲锋猛进,击伤日舰多艘,焚比睿,遁赤城,伤西京丸,并重创敌旗舰松岛,表明他“英勇战斗,战功卓越,可称得上一位爱国将领” 。另一篇是《英人泰莱〈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质疑》,指出泰莱对刘怀有很深的成见和愤恨,在回忆录里借机发泄私愤,擅改阵形乃“虚妄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