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简介及人物介绍官渡之战胜利者是谁?( 四 )


战争结果:官渡之战胜利者是谁?
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 。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 。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
其他战后相关事务:
1、官渡之战后,曹军活捉了沮授 。沮授一直深得曹操赏识,起初曹操赦免沮授并且厚待他,但最后沮授因想要回到袁绍阵营而被曹操杀害 。
2、曹操在袁绍大营发现许县及军中的某些人员,曾写信向袁绍表态,他下令将信件全部焚毁,以示安抚反侧 。
3、官渡之战后,袁绍仅八百骑逃回北方,后悔不用田丰之言,但逢纪诋毁田丰,结果田丰被袁绍杀害 。
4、冀州地区发生反袁的动乱,袁绍率军平定 。
官渡之战胜利原因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使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间的兼并战争,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但它实现了地区统一,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 。
官渡之战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 。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曹操在战事初期处于劣势,当中全赖三人为曹操扭转困局——刘晔、荀攸、许攸 。
1.袁绍与曹操在白马相持时,袁绍下令筑起箭塔,连日向曹操营寨射箭,使曹操军心动摇 。其后,刘晔献上霹雳车之计,大破袁绍弓弩兵,使曹操在官渡得到据守之地 。
2.曹操于黎阳与袁绍相持,本欲还兵再作打算,荀攸献计:「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 。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 。」曹操依计行事,果然大破袁军,斩杀颜良 。
3.建安五年八月始,两军再次相持于官渡,双方互有胜负 。其后曹操军中缺粮,适逢袁绍谋士许攸与营中将士不和,投奔曹操 。许攸献计烧袁绍军粮,使袁绍不战自败 。
4.曹操曾经在交战之时想过放弃,写信给许都的荀彧 。而荀彧却提醒了曹操:“在战争双方都疲惫不堪时,谁后退谁被动,谁放弃谁灭亡 。战机就在这时出现 。”最后帮助曹操寻回信心,继续坚持 。
曹操能接纳能人之言,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全在于用人之道 。我们可以细分来看:刘晔、荀攸、许攸皆是人才,献上计谋,有化险为夷之功;荀彧则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能够鼓励和帮助曹操在关键时期坚持战斗,这是更高层次的人才 。由此观之,人才的妥善任用应该可说是“一计敌万人” 。至于曹操,他是一个懂得运用人才的人才,能接纳他人之言,故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调遣 。
官渡之战的意义
官渡之战增强了曹操的实力,为曹操击溃袁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方仅有曹操和袁绍势力较大,此战击溃了袁绍,北方就无人能和曹操抗衡 。官渡之战其实是中国政权统一和政权分立的历史选择 。曹操主张统一,此战胜利后,曹操向着统一中国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基本统一了北方 。袁的志向不高,只要自己能成为诸多分立政权中的一个就满足了,他的失败是战略的失策、是分裂的失败 。这也证明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大一统的思想,和将其实现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