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礼服介绍中国商周时期帝王王后礼服特色( 二 )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 。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 。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 。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要受到惩罚 。
周代国王的礼服除以上6种冕服之外,还有4种弁服,即用于视朝时的皮弁、兵事的韦弁、田猎的冠弁和士助君祭的爵弁 。皮弁形如复杯,系白鹿皮所做的尖顶瓜皮帽,天子以五采玉12饰其缝中,白衣素裳 。天子在一般政事活动时所戴 。韦弁赤色,配赤衣赤裳,晋代韦弁如皮弁,为尖顶式 。冠弁就是委貌冠,也称皮冠,配缁布衣素裳 。爵弁为无旒,无前低之势的冕冠,较冕冠次一等,配玄衣纁裳,不加章采 。
周代王后的礼服与国王的礼服相配衬,也和国王冕服那样分成6种规格 。《周礼·天官》下:“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袆衣、揄狄(一作翟)、阙狄、鞠衣、展衣、禄衣、素纱 。”其中前3种为祭服,袆衣是玄色加彩绘的衣服,揄狄青色,阙狄赤色,鞠衣桑黄色,展衣白色,禄衣黑色 。揄狄和阙狄是用彩绢刻成雉鸡之形,加以彩绘,缝于衣上作装饰 。6种衣服都用素纱内衣为配 。女性的礼服采用上衣与下裳不分的袍式,表示妇女贵情感专一 。
这6种礼服的头饰也是不同的 。《周礼·天官》下:“追师:掌王后之首服 。为副、编、次、追、衡、笄 。”其中以副最盛饰,编和次次之,所谓副是在头上加戴假发和全副华丽的首饰,编是在加戴假发的基础上加一些首饰,次是把原有的头发梳编打扮使之美化 。追是动词,衡和笄是约发用的饰品,追衡笄是指在头发上插上约发用的衡和笄 。也有人把追释为玉石饰物,衡悬于两旁当耳之处,笄贯于发髻之中 。此外,男子固定冠帽的笄也叫衡笄 。
【商周礼服介绍中国商周时期帝王王后礼服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