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如何反对唐太宗的高利贷业务捉钱令史( 三 )


到了唐朝 , 官员们的俸禄远少于隋朝 , 京司和各地州县都设置了公廨田 , 供应公私的花费 。以后 , 各级官府衙门用度仍然不足 , 京城各司的衙署就设置了公廨本钱 , 交给番官们去做买卖 , 收取利息 , 充作衙门官员们的俸钱 。
贞观十二年 , 唐太宗取消了公廨本钱 。贞观十五年 , 唐太宗又恢复了公廨本钱 , 并将其规范化 , 加设了“捉钱令史” 。
有了本钱和朝廷的指令 , “捉钱令史”们就开始打着朝廷的旗号下海经商 , 与百姓交易 。官员与百姓交易 , 各自代表的利益不同 , 各自的法律地位也不相同 。用一句现代的法律语言来说 , 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 。百姓与官员交易 , 不能平等 , 百姓自然很不情愿 , 无奈官方势大权重 , 百姓只得勉强顺从 。而且 , “捉钱令史”们背负着朝廷的高利贷 , 不赚钱是不行的 , 必须交易 , 必须赚钱 , 有条件要做 ,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 。于是 , 强买强卖之风兴起 , 商品经济随之愈加衰败 。
凶残的“捉钱令史”借助朝廷政令的东风 , 可以从民间弄到许多钱;善良的“捉钱令史”不愿从民间弄钱 , 就自掏腰包 , 缴足高利贷的利息 , 也可以补授实缺官职 。于是 , “捉钱令史”就成为做官的捷径 , 引起知识分子官员们的强烈不满 。
褚遂良谏废公廨钱
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官员的褚遂良坐不住了 , 上书皇帝 , 反对关于“捉钱令史”的设置 。褚遂良指出 , 京师有七十多个官府衙门 , 现在设置六百多位“捉钱令史” , 一年以后都可以实授官职 。如此下去 , 用不了多久 , 官员的位置都要被“捉钱令史”占满 。朝廷学府培养的知识分子 , 地方挑选的知识分子 , 优中选优地择出品德高尚者来做官 , 还免不了有些人营私舞弊 。现在使用“捉钱令史” , 培养出这些逐利之徒 , 个个都给官职 , 利用职权盘剥百姓 , 此后如何得了 。
唐太宗正在标榜任贤纳谏、广开言路、兼听则明的开明政治 , 得到褚遂良的奏章之后 , 立刻批准同意 , “太宗乃罢捉钱令史 ,  诏给百官俸 。”
“捉钱令史”们停止下海经商 , 返回原岗位工作 。唐太宗百官们的工资 , 也不再依靠官员们下海经商所得 , 唐太宗命令朝廷给百官发放俸禄 。
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官员的褚遂良坐不住了 , 上书皇帝 , 反对关于“捉钱令史”的设置 。褚遂良是书法大家 。
中国历代皇帝中 , 唐太宗是最开明的 , 他鼓励大臣们给他提意见 。隋炀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佞臣名叫裴矩 , 对隋炀帝从来不提反对意见 , 一味阿谀奉承 , 做尽了坏事 。唐太宗任命裴矩为民部尚书 。裴矩听说唐太宗喜欢听反对意见 , 就一个劲儿地给唐太宗提反对意见 , 搞得唐太宗非常开心 。宋代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评价说:
“古人有言:君明臣直 。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 , 非其性之有变也 。君恶闻其过 , 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 , 则佞化为忠 。是知君者表也 , 臣者景也 , 表动则景随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