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半娼的女道士:替人做法事也供人狎玩( 二 )


(1)女道士通晓文墨,故士大夫喜与交游中国人对于女子教育自古不知注重,故具有高深教育的男子,其妻往往目不识丁,漫无知识,两性间自乏调和的兴味 。狎妓呢?则妓之风雅者,亦不多觏 。是以每闻有一个具有翰墨才的女子,则视之为威凤祥麟,珍重不已,甚至求与倡和,设法与之亲近 。历史上有才的女子往往多少有点风流故事 。迂儒遂发“女子无才便是德”之愤言,其实有才的女子,不见得便不德,不过男子方面,觉以物稀为贵,引诱得太利害罢了 。普通家庭妇女之少读书机会,无非为不需要,及家务牵累;女道士则为诵习经文,必须识字,摆脱俗缘,又得专精于其所学,一旦磨炼出一点才学出来,士大夫们自愿和她们往来了 。罗马古时妇女亦多不识字,惟妓女多娴文墨,解词章,吐属风雅,应酬圆熟,一时名士豪杰皆从之游,可以为证 。
(2)与女冠交游有时可借以阶进唐时女冠多为贵族,如公主之类,每自请出家 。而唐公主握有政治上的大权,有官迷的人,走公主门路,倒是一条终南捷径 。《太平广记》载王维早年曾饰为优伶,献郁轮袍之曲,邀宠安乐公主 。如谓小说不可信,则历史也曾供给我们以许多证据 。《唐书》称“太平公主推进天下士,谓儒者多窭狭,厚持金帛谢之,以动大议,远近翕然向之……”又《安乐公主传》“赵履新谄事主,尝褫朝服,以项挽车……”或谓既已出家的公主,不执政权,走她们的门路何用?不知公主虽出家,而父母手足的情感,仍然未断,借其一言,往往重于九鼎 。像方士史崇玄本金仙玉真两公主之师,因她们之介绍,得事那声势赫奕,炙手可热的太平公主,竟得拜官鸿胪卿,难道这不是一个好例吗?那些夤缘的人,巴结不上公主,就先交欢于她们手底下的徒子徒孙,这也是“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的意思 。两性间交际得密切了,发生恋爱也就可能了 。而且这种风气传播开来,就不是一定想做官的人,也要交结一二个女道士,当作唱和的伴侣了 。
【唐代半娼的女道士:替人做法事也供人狎玩】(3)生计问题女道士皆为出家人,别无财产,靠讽经设醮以为生 。唐时道风既盛 。每喜招羽士设坛建醮,以为功德,所谓“霓轩入洞齐初月,羽节升坛拜七星 。”权门贵家是时常要举行的 。设醮有时亦招女冠,义山诗即可为证 。这些弱质纤纤的女儿,为了生计问题的压迫,不得不时常出入人家,便被人轻薄几句,又敢怎样呢?看刘禹锡《赠张炼师》诗“……金缕机中抛锦字,玉清坛上着霓衣,云衢不用吹箫伴,只拟乘鸾独自归 。”意虽不庄,词还得体 。而刘长史的“大罗过却三千岁,更向人间魅阮郎 。”白居易的“上界女仙无嗜欲,何因相遇两徘徊?”便不像话了 。说过唐时普通女道士的性质,我要来叙述义山所恋爱的女道士了 。大约义山所恋爱的女道士乃由宫女出身,其身份较普通者为高贵,其一切服装居处亦极富丽,虽其行动亦不甚谨严,但比较普通女道流好得多了 。所以和她们恋爱的男子如李义山一辈的人,对于记录这种爱情的诗歌,常取秘密态度 。